液化石油气 |
|
标准编号:GB 11174-2011 |
标准状态:现行 |
|
标准价格:29.0 元 |
客户评分: |
|
本标准有现货可当天发货一线城市最快隔天可到! |
|
|
|
|
|
本标准规定了液化石油气产品的分类和标记、要求和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交货验收和安全。
本标准适用于作工业和民用燃料的液化石油气。 |
|
|
|
英文名称: |
Liquefied petroleum gases |
替代情况: |
替代GB 11174-1997;GB 9052.1-1998 |
中标分类: |
石油>>石油产品>>E46煤厂气体 |
ICS分类: |
石油及相关技术>>燃料>>75.160.30气体燃料 |
采标情况: |
ASTM D 1835-2005 MOD |
发布部门: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发布日期: |
2011-12-30 |
实施日期: |
2012-07-01
|
首发日期: |
1989-03-31 |
提出单位: |
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0) |
归口单位: |
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石油燃料和润滑剂分技术委员会(SAC/TC 280/SC 1) |
主管部门: |
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石油燃料和润滑剂分技术委员会(SAC/TC 280/SC 1) |
起草单位: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九江分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华北分公司 |
起草人: |
陈丽卿、龙化骊、于林、张义贵、郭慧军 |
页数: |
12页 |
出版社: |
中国标准出版社 |
出版日期: |
2012-07-01 |
|
|
|
本标准第4章、第6章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
本标准修改采用ASTM D1835—2005《液化石油气规范》(英文版)制定。
本标准根据ASTM D1835—2005重新起草。
本标准与ASTM D1835—2005标准的主要技术性差异如下:
———由于本标准所属产品主要适用于作工业和民用燃料,不适用于作内燃机燃料,所以本标准不包括ASTM D1835—2005中的“专用丙烷”品种(见本版中表1,ASTM D1835—2005中表1);
———由于国内液化石油气组分中不仅含有烷烃,还含有烯烃组分,因此考虑国内实际情况,本标准将ASTMD1835—2005中的“丁烷及以上组分”和“戊烷及以上组分”分别改为“C4 及C4 以上组分”和“C5 及C5 以上组分”,并将“商品丙丁烷混合物”的“C5 及C5 以上组分”指标由“不大于2.0%(体积分数)”改为“不大于3.0%(体积分数)”(见本版中表1,ASTM D1835—2005中表1);
———本标准适用于我国炼厂和油气田生产的液化石油气,为了与市场上掺混气区别,对“商品丙烷”,增加“C3 烃类组分”指标“不小于95%”,对“商品丁烷”和“商品丙丁烷混合物”,增加“C3+C4 烃类组分”指标“不小于95%”(见本版中表1);
———为了保证在最高使用温度下容器内液化石油气的压力小于容器的工作压力,“丙丁烷混合物”的“蒸气压”指标由“表注B”改为“不大于1380kPa”(见本版中表1,ASTM D1835—2005中表1);
———考虑到我国习惯,“总硫含量”的单位由“ppm”改为本标准的“mg/m3”,并根据国内生产情况将“总硫含量”指标减少约10mg/m3(见本版中表1,ASTM D1835—2005中表1);
———国内生产企业均控制游离水,根据国内实际情况,本标准“商品丙烷”增加了“游离水”指标,取消了“湿度”指标(见本版中表1,ASTM D1835—2005中表1)。
本标准代替GB11174—1997《液化石油气》和GB9052.1—1998《油气田液化石油气》。
本标准将GB11174—1997和GB9052.1—1998标准整合修订为一个标准。
本标准与GB11174—1997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商品丙烷”和“商品丁烷”两类液化石油气品种,本标准中“商品丙丁烷混合物”相当于GB11174—1997规定的液化石油气产品;(见本版中表1,GB11174—1997中表1);
———增加了“分类和标记”一章(见本版第3章);
———增加了“留样”条款(见本版7.2);
———增加了“硫化氢”指标(见本版中表1);
———增加了“C3+C4 烃类组分”指标“不小于95%”(见本版中表1)。
本标准与GB9052.1—199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将GB9052.1—1998中的“丁烷及以上组分”和“戊烷及以上组分”分别改为“C4 及C4 以上组分”和“C5 及C5 以上组分”(见本版中表1,GB9052.1—1998中表1);
———本标准中“商品丙丁烷混合物”的“蒸气压”由“不大于1430kPa”改为“不大于1380kPa”(见本版中表1,GB9052.1—1998中表1);
———“总硫含量”的单位由“ppm”改为本标准的“mg/m3”,并将“总硫含量”指标减少约10mg/m3(见本版中表1,GB9052.1—1998中表1);
———增加了“分类和标记”一章(见本版第3章);
———删除了GB9052.1—1998中“定义”一章(见GB9052.1—1998第3章);
———增加了“硫化氢”指标(见本版中表1);
———“商品丙烷”品种增加了“游离水”指标(见本版中表1);
———对“商品丙烷”,增加“C3 烃类组分”指标“不小于95%”,对“商品丁烷”和“商品丙丁烷混合物”,增加“C3+C4 烃类组分”指标“不小于95%”(见本版中表1)。
本标准由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0)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石油燃料和润滑剂分技术委员会(SAC/TC280/SC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九江分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华北分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丽卿、龙化骊、于林、张义贵、郭慧军。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11174—1989、GB11174—1997;
———GB9052.1—1988、GB9052.1—1998。 |
|
|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50 钢制压力容器
GB190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GB5842 液化石油气钢瓶(GB5842—2006,ISO4706:1989,NEQ)
GB12268 危险货物品名表
GB/T12576 液化石油气蒸气压和相对密度及辛烷值计算法
GB13690 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 通则
GB14193 液化气体气瓶充装规定
GB18180 液化气体船舶安全作业要求
GB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28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SH/T0125 液化石油气硫化氢试验法(乙酸铅法)(SH/T0125—1992,eqvISO8819—1987)
SH/T0221 液化石油气密度或相对密度测定法(压力密度计法)(SH/T0221—1992,eqv
ISO3993—1984)
SH/T0222 液化石油气总硫含量测定法(电量法)
SH/T0230 液化石油气组成测定法(色谱法)
SH/T0231 液化石油气中硫化氢含量测定法(层析法)
SH/T0232 液化石油气铜片腐蚀试验法(SH/T0232—1992,eqvISO6251:1982)
SH/T0233 液化石油气采样法
SY/T7509 液化石油气残留物测定法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质技监局锅发(1999)154号)
《气瓶安全监察规程》(质技监局锅发[2000]250号)
《液化气体铁路罐车安全监察规程》((87)化生字第1174号)
《液化气体汽车罐车安全监察规程》(劳部发(1994)262号) |
|
|
|
|
|
客服中心 |
有问题?找在线客服 |
|
|
|
|
温馨提示:标准更新替换较快,请注意您购买的标准时效性。 |
|
|
|
|
必备软件下载 |
Adobe Acrobat Reader 是一个查看、
阅读和打印PDF文件的最佳工具,通
过它可以查阅本站的标准文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