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2部分:金和银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火试金法 |
 |
标准编号:GB/T 3884.2-2012 |
标准状态:现行 |
|
标准价格:24.0 元 |
客户评分:     |
|
立即购买工即可享受本标准状态变更提醒服务! |
|
|
|
|
|
本方法规定了铜精矿中金和银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铜精矿中金和银含量的测定。方法1测定范围:银:10.0g/t~300.0g/t;方法2测定范围:金:0.50g/t~40.00g/t;银:50.0g/t~2500.0g/t。 |
|
|
|
英文名称: |
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copper concentrates - Part 2: Determination of gold and silver contents - Flam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metric method and fire assay method |
替代情况: |
替代GB/T 3884.2-2000 |
中标分类: |
冶金>>金属化学分析方法>>H13重金属极其合金分析方法 |
发布部门: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发布日期: |
2012-12-31 |
实施日期: |
2013-10-01
|
首发日期: |
1983-10-19 |
归口单位: |
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主管部门: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
起草单位: |
大冶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北京矿冶研究总院、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中条山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等 |
出版社: |
中国标准出版社 |
出版日期: |
2013-10-01 |
|
|
|
GB/T3884《铜精矿化学分析方法》分为14个部分:
———第1部分:铜量的测定 碘量法;
———第2部分:金和银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火试金法;
———第3部分:硫量的测定 重量法和燃烧-滴定法;
———第4部分:氧化镁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5部分:氟量的测定 离子选择电极法;
———第6部分:铅、锌、镉和镍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7部分:铅量的测定 Na2EDTA 滴定法;
———第8部分:锌量的测定 Na2EDTA 滴定法;
———第9部分:砷和铋量的测定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溴酸钾滴定法和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
———第10部分:锑量的测定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
———第11部分:汞量的测定 冷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12部分:氟和氯量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
———第13部分:铜量测定 电解法;
———第14部分:金和银量测定 火试金重量法和原子吸收光谱法。
本部分为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GB/T3884.2—2000《铜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金和银量的测定》,与GB/T3884.2—2000相比,主要发生了如下变动:
———对文本格式进行了修改;
———补充了精密度和试验报告条款。
本部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大冶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本部分起草单位:大冶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北京矿冶研究总院、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中条山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株洲冶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紫金矿业集团
股份有限公司、中冶葫芦岛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湖南水口山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阳谷祥光铜业有限公司、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
本部分方法1主要起草人:袁功启、肖泽红、李晓瑜、冯媛、王皓莹、周晓凯、王俊义、陈尧、马丽君、张雨、穆秀美、郑文英、张艳云、彭剑、张宏宪、池凤华、曹艳、罗永锋、张永中、李兵。
本部分方法2主要起草人:王永彬、袁功启、丰从新、黄上元、熊梅瑜、袁玉霞、柳成华、李琴美、王达通、常冀湘、张忠祥、韩云山、张明、陈立卿、刘志强、马宁、王悦、曾光明、周宏鼎、张巧燕。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3884.2—1983、GB/T3884.14—1986、GB/T3884.15—1986、GB/T3884.2—200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