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是协调的产物,技术含量高,做起来耗时耗力。标准的形成链一般是:先开发技术,然后申请专利,最后用大量专利(知识产权)组成一个解决方案,即形成标准。
目前,中国的标准形成链还不完善。刘平均将之概括为四个方面:
一是标准制定速度慢。目前国家标准的研制时间平均为4.5年。其中,光出版发行就要花上两年:要先通过邮局发征订单,等到各单位的回执后再决定印刷的数量。如果印量太少,要赔本,就干脆不出版了。
二是标龄老化。我国现有的21000个国家标准平均标龄为10.2年,最长的有二三十年了,而国际标准的平均标龄只有3.5年。目前有9500个老龄国家标准不能用了,需要在3年内完成修订。
另外两个突出的问题是高新技术产品标准滞后和新兴产业标准缺乏。
“市场推动标准,标准规范市场。”但是,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没有市场竞争的推动,人们标准观念淡薄。各种技术标准由行业主管部门颁布,是政府行为。企业就低不就高,力争降低标准,以便轻松完成上级摊派下来的任务。在这种体制下,标准化工作难有大作为,甚至出现同一种产品有三四个名字的混乱。
研发经费严重不足制约了标准的制定和更新。刘平均说,20多年来,国家在标准修订上只投入了2600多万元,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大。例如,英国在标准工作上的投入,一年就是12亿英镑。
当然,刘平均认为,标准老化、标准低与中国的经济基础、科技水平等有很大关系。标准高了,更新快了,企业都执行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