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伟青相关经历简介:
朱伟青,上海惠工缝纫机三厂海菱技术中心信息标准部负责人,标准化工程师。
今年5月,朱伟青通过了《上海市首届专利工程师》的考核认定。在从事标准化工作以前,朱伟青曾担任企业新产品开发项目负责人,其主持开发了GC0398-1D自动剪线上下复合送料厚料平缝机、GA0688-1、GA2688-1筒式综合送料极厚料平缝机等产品。其中多个产品获得了相关专利授权,而GA2688-1筒式综合送料极厚料平缝机被评为“中国缝制机械优秀新产品”。
朱伟青还先后担任了我国缝制机械行业《缝纫机专用螺纹》、《筒式绷缝缝纫机》行业标准修订工作的主要起草人。
随着我国缝制机械行业的不断发展,与国外缝机业交流的日益频繁,国产缝制设备产品必须与国际市场标准全面接轨,那么提升我们的标准化水平,就成为我国缝制机械行业和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赢得市场话语权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中国缝制机械协会将2007年确定为行业“标准宣贯年”。如今,标准化建设已经成为我国缝制机械行业 关注的焦点话题之一。本文通过对行业标准化专家———上海惠工缝纫机三厂海菱技术中心信息标准部工程师朱伟青进行采访,希望能为行业标准化建设提供一些思路。
我国加入WTO已5年,当今市场在机遇不断增加的同时,市场竞争的门槛也相应提高了,市场中机遇与挑战并存。在这样的形势下,我国缝机企业将何去何从?提高行业企业标准化水平,是我国缝制机械行业在海内外市场竞争中赢得话语权的必由之路。
中国缝制机械协会将2007年确定为中国缝制机械行业的标准化“宣贯年”,即希望以强化企业标准化工作及建立合理标准化工作体系来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产品质量水准、技术研发水平,从而进一步提升行业的整体竞争力。目前,行业中普遍达成了一个共识:提高企业的标准化水平,是国产品牌和产品走向国际市场,并赢得市场话语权的“通行证”。
为了强化行业企业对标准化作用的认识,增强行业同仁对标准化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体会,近日,记者就行业标准化建设的相关问题对行业标准化专家———上海惠工缝纫机三厂海菱技术中心信息标准部工程师朱伟青进行了深入采访。
标准与标准化
标准化的实行是以标准的制定为基础的。谈到标准与标准化的问题时,朱伟青这样对记者说,虽然“标准化”这个词已经为行业同仁所熟知,但“标准”和“标准化”其实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它们的区别却鲜有人能说明白。
“标准”是衡量产品质量及工作质量的尺度,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规律性的总结,又是保证产品质量、工作质量的重要手段;而从全局的利益出发,以具有重复性特征的事物为对象,以实现最佳经济效益为目标,有组织地制定、修订和贯彻各种标准的整个工作过程,则叫做标准化。产品和工作质量的优劣,很大程度取决于标准化工作的水平。标准化工作具体表现在:一、制定标准;二、组织实施标准;三、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
而这三点也正是国家标准化法中所明确规定的企业标准化工作的任务。企业标准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技术标准,另一类是管理标准。技术标准的高低,将直接决定产品质量的高低;而管理标准是为保证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实现总的质量目标而规定的经营活动、管理业务的具体标准,是把各项管理活动的工作程序、办事规律、业务守则、各项职责条例制度化,并作为企业经营的准则。
标准与质量
技术标准是对产品质量、品种规格、工艺及检验方法等方面所作的技术规定,是在一定的范围和时间内具有约束力的一种特定形式的技术法规。例如:产品标准、工艺标准等等,是企业进行生产技术活动的基本依据,是产品主要质量特性的定量表现。技术标准高低将直接决定产品质量水平的高低,而产品标准则是企业标准系统的主体。产品标准规定了产品的质量特征,其内容以产品的质量指针为重点,并根据用户需求和合理的费用,确定合理的试验方法、手段及判定规则。
标准化工作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要制定标准。朱伟青谈到,随着中国加入WTO5年来,国内市场不断融入国际市场,我国缝机业也在与国际全面接轨,国内缝机企业所要面对的是来自世界各地的竞争对手,形势是严峻的。但从长远来看也并非坏事,它时刻警告企业:如果国内企业的产品质量还是“不求上进”,一旦国外的优质产品大举进入本土市场,那么企业不仅不能占领国际市场,恐怕会连国内市场也失去的。
朱伟青同时强调,随着市场的完善及企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产品质量和产品标准之间关系的理解也更加明确:“产品标准是衡量产品质量的依据”,因此各企业对标准化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也在不断增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的规定,对工业产品的品种、规格、质量或安全卫生要求及生产、检验、包装、储存等均要制定标准。制定产品标准的目的概括为以下几点:一是作为组织生产的依据;二是作为判定产品是否合格的依据;三是反映产品的质量特性和质量水平、包括市场需求情况及国际同类产品质量水平的差异。根据我国缝制机械行业的现状,这第三点在制定标准时是一定要认真考虑的。
此外,企业一般应瞄准如兄弟、重机、三菱、飞马、百福、利满地等国际知名的缝机制造企业的标准(先进国家的标准可等同于国际标准),参照他们的一些质量特性,并将其在产品标准中反映出来。这些质量特性既可以作为指导生产的依据,又可以作为客户和用户选择产品的依据,判断产品合格与否的依据。
在制定标准过程中,除质量特性、质量水平外,企业还要根据质量的特性进行分类,并按规定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来制定抽样方案和判定方案,明确产品标识。同时,企业在编写产品标准时应遵循国家标准GB/T1.1—2000和GB/T1.2—2002的编写格式和规定,而这二项新的国家标准本身也是与国际标准ISO/IEC接轨的,它是一项技术性极强的工作。
标准化工作的第二项任务就是组织实施标准。作为企业技术标准的核心,产品标准是判断产品是否合格的依据。一个企业产品标准实施的情况,直接影响了企业的产品质量。企业产品标准一旦发布,在企业内部即成为企业的“法规”,其实施工作是标准化活动全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只有将纸面上的标准真正在生产、技术活动中贯彻实施,才能显示其效果。
标准化工作的第三个任务,是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制定了标准后贯彻、实施情况如何?实施过程中碰到些什么问题?这些问题又是如何解决处理的?处理之后是否仍能完全达到标准要求等问题,还需由标准化部门进行监督检查,有了这样一个监督机制便使标准化的工作运转完整,能够完成一个PDCA循环。中缝协把全国缝纫机标准化中心同国家缝纫机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放在一起,正印证了监督检查机制的重要性。
标准与企业管理
对于很多企业而言,标准化工作不仅是产品研发,或者是制定产品标准、规格,而且还是企业宏观领域的综合性工作。更为重要的是,标准化工作能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朱伟青表示,最初的标准是技术标准,但随着现代化生产管理的发展和重要性日益增强,又产生了管理体系的标准。目前大家所熟悉的IS09000等一系列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自1987年发布以来,已成为备受社会关注的管理系列标准,全国各大、中型缝纫机制造厂基本上已通过IS09000的认证,而目前已有不少小型缝纫机厂也已通过或正在申请认证。此外,不少缝纫机零件厂也在积极地进行着这项工作,这正说明大家对标准化是科学管理基础认识的不断加深。
管理就是根据一个系统所固有的客观规律,施加影响于这个系统,从而使这个系统呈现一种新状态的过程。而这个固有规律的探索和规范总结,便是一个标准化的过程。企业通过标准把各个环节衔接起来,使上道工序满足下道工序的要求,使零件能满足整机生产的要求。同时,标准还能使企业员工明确系统内(企业内)每项工作都由谁来做,什么时间做,如何做等等,每个岗位的人员都明确自己的任务是什么,要达到什么要求……这样把日常的大量重复发生的事物加以规范之后,领导者便可以从繁忙的日常事务中解放出来,实行真正的例外管理,才有精力和时间去研究和思考事关全局的重要问题。而制定的标准则好比乐队的乐章一样,是大家必须遵守的,领导者只要正确指挥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