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标准作为一项基础的技术制度,能够规范市场秩序,激励自主创新,推动产业升级,支持可持续发展,促进国际贸易,能够在宏观调控中发挥重要的积极作用。文章认为注重标准在宏观调控中的地位,充分发挥标准在宏观调控中的积极作用,对于做好宏观调控工作,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十一五”规划提出的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对宏观调控中标准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宏观调控中发挥标准积极作用的路径和措施,为做好宏观调控工作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关键词:标准宏观调控积极作用
Abstract:Asabasictechnicalsystem,standardscanregulatemarketorder,motivateindependentinnovation,promoteindustryupgrading,supportsustainable development,promoteinternationaltradeandplayasignificantroleinmacro-adjustmentandcontrol.Thepapersuggeststhathigherstatusandmoreactiveroleshouldbe giventostandardsysteminmacro—‘control,whichhasrealisticsignificanceforfine-tuningthemacroeconmy,buildingaresource—conservingandenvironment—friendly society,andachievingthestrategicgoalssetbytheEleventhFive—YearPlan.Italsoanalysestheworkingmechanismofstandards,routsandmeasuresto betaken forthe bigger role ofstandards in macro—adjustment and control,andprovidesanewperspectiveformacro——adjustmentandcontrol.
KeyWords:standard,macro-adjustmentandcontrol,positiveimpacts 标准是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基础技术制度,也是国际间技术和产业竞争的重要工具,己经成为国家综合竞争力的基本因素之一。标准化水平和竞争能力,会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进程。改革开放以来,标准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已经覆盖、深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各个层面。胡锦涛总书记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讲话中特别指出:“要加强重要技术标准制定的指导和协调”。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在宏观调控工作中,标准完全可以作为一个行效工具和手段。注重标准在宏观调控中的地位,充分发挥标准在宏观调控中的积极作用,对于做好宏观调控工作,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脱“十一五规划目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l 标准能够在宏观调控中发挥重要的积极作用
1.1 标准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技术基础 标准是维护市场秩序的核心要件。市场的正常运行必须在一定的规范下进行:一是法律体系,二是技术规范。 一些法律需要引用标准,甚至于一些法律法规就是由标准转换而来;标准本质上属于技术规范的范畴。完善的法律体系和健全的标准体系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世界上所有市场经济国家概莫能外。
标准是市场准入的基本尺度。包括我国在内的绝大多数国家实行统一而严格的以标准为依据的合格评定、市场准人和产品认证制度。标准是对市场进行规范和整顿最有力的一道门槛,能够将标准性能不合格的产品阻挡住市场之外。2006年中国标准化协会颁布了家用保鲜电冰箱行业标准,这是我国首个保鲜冰箱的行业标准。该标准从水分保持率、维生素保持率、叶绿素对比含量等多个食物保鲜指标上对保鲜冰箱的保鲜性能进行了规定,把保鲜性能划分为A、B、C三个等级,从而使原来模糊的冰箱保鲜概念第一次有了明确的标准,保鲜性能有了一个有据可依的规范性指标,对保鲜冰箱的生产企业起到了一个引导和规制的作用,具有积极的正面效果。
标准是克服市场失灵的重要手段。首先,标准是一个普遍使用的信号载体,可以减少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其次,标准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约束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减少市场交易的复杂性,提高市场运作效率,降低交易费用。
1.2 标准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催化剂 标准与自主创新之间存在着良性的互动关系。一方面,标准能够推动自主创新,是科技创新的目标平台,一项标准的“产生一实施一修订”的过程,就是科学技术和经验的“创新一应用一再创新”的过程。另一面,标准也是科技创新的推广扩散平台,能够积极引领科技的创新发展,加速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标准是一个重要通道和纽带。“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产业化”是当前技术发展的一个主要模式,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一个发展途径。
标准已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竞争的制高点。当今高新技术产业的市场竞争,实质上就是标准之争。“一流企业出标准,二流企业出技术,三流企业出产品”。提高质量,打造品牌,标准必须先行,得标准者得天下。标准具有强烈的网络效应和产业集聚性,一个新的标准可以造就一个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可以带动一批相关企业的发展,可以推动一个产业的结构优化升级。我国第一个“3c协同产业标准”——闪联标准的建立就体现了这一点。以新联想关联应用技术为主推荐的闪联标准成为国家推荐性行业标准后,集聚了越来越多的电脑无线连接投影机、打印机、电视、数码相机等电子设备厂商,带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推动了产业的技术升级。
1.3 标准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标准可以规范和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通过制定和实施对水、土壤、森林、矿产、海洋等自然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的标准,能够规范、促进和引导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限制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生产方式,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实现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使可持续发展战略真正落到实处。例如,我国过去水泥熟料中的氧化镁含量指标规定得过严,妨碍了一部分水泥厂石灰石矿产资源的利用。通过实施新的水泥国家标准,原有不能利用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扩大了原料基地,使用水泥矿山资源的开采期可叮延长10年以上。
标准可以极大地促进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建设节约型社会就要全面推广和普及节能技术,制定并强制推行更严格的节能、节材、节水标准。以节能降耗为例,2004年8月,国家发改委联合相关部门制定和发布了《能源效率标识管理办法》,在我国正式建立和推行能效标识制度,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强制性的能效标准,起到了淘汰高耗能产品引导节能产品市场的作用,从源头上节能,产生了巨大的节能和经济效益。经初步预测,能效标准和能效标识的有效实施在“十一五”期间将累计节能2953万吨标煤,对“十一五”单位GDP能耗降低20%的贡献率大约在4%左右。如果制定实施更好的能效标准来提高用能产品的能效水平,据《中国重点耗能产品节能潜力与对策》所做的估算,在2010年将节电1430多亿度,约折合一次能源0.67亿吨标准煤;在2020年将节电2540多亿度,约折合一次能源1.28亿吨标准煤;净收益共计约5000多亿元人民币。由于节电而相应带来的污染物减排量,到2020年累计约为7亿多吨碳、1000多万吨氮氧化物、1600多万吨二氧化硫和7000多万吨微细颗粒物。
标准可以有力地保障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环境质量评价、排污行为的合法性和环境纠纷的裁决都要以环境标准(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础标准和方法标准)为依据。通过制定和适时修订环境标准,维护、恢复、扩展和提高受损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环境条件,是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据国家环保总局测算,若我同按计划实施国Ⅲ、国Ⅳ这两项标准,从2008年到2012年,仅道路车辆就将减少氮氧化合物排放量180万吨、碳氢化合物220万吨、一氧化碳1600万吨,将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环境效益。
1.4 标准是国际贸易中的竞争焦点
非关税的技术贸易壁垒是当今世界各国保护本国市场普遍采取的形式,各种技术、环境、卫生、劳工等方面的标准成为非关税壁垒中的主要措施,标准的竞争已经成为国际贸易中的竞争焦点。欧洲针对中国的廉价打火机实施的CR指令(儿童防护)就是典型案例,而众所周知的WAPI标准之争更是错综复杂,一波三折。商务部的调查表明,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的影响日益显著,已经涉及我国三分之二以上的出口企业,三分之一以上的出口商品,每年造成的损失约200亿美元。
一方面,发达国家纷纷以标准,尤其是涉及国家安全、人身健康、环境保护的标准为依据,采用由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设置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强化其经济和技术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地位,致使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面临严峻的挑战,我同相当数量的传统优势产品甚至不得不退出国外市场。2003年欧盟公布《报废电子电气设备指令》、《在电子电气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未来化学品政策战略白皮书》和《关于化学品的注册、评估、许可和限制的咨询文件》,就对我国机电、化工、纺织服装及相关产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另一方面,我国的标准和技术法规还没有形成对我国产品的有效保护措施。根据入世承诺,我国的进口关税已逐年下降,进口配额和许可证等非关税措施也逐步被弱化和消除。一些国内产品已经面临国外产品的冲击,直接威胁到我国的经济安全和产业的生存与发展。我国的WAPI及TD-SCDMA标准就是应对这种严峻形势进行的反击和尝试,现在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
2 标准在宏观调控中发挥作用的机制分析
2.1 优化资源配置的市场导向机制
标准具有市场信号传递机制。标准是一种广泛达成一致的技术文件,它所附载的信息是通用和开放的。通过标准,企业可以向使用并和公众传递关于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水平的信号,并以此为依据,来决定对产品或者服务的选择。在宏观调控中,标准的信号机制,可以有效地减少信息不对称,提高市场交易的成功率,减少欺诈和机会主义,引导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标准可以优化市场资源配置。标准通过对环保、卫生、安全等方而技术参数的规定,能在一定程度上将负外部件内在化,有效地减少负外部性,又能体现社会的价值取向.优化市场资源配置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在宏规调控中,可以通过标准的杠杆作用和调节机制,影响供求关系的变化,使经济活动更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中去,并给企业以压力和动力,实现优胜劣汰。
标准能够带动广产业链的延伸。标准一当确立起来,相应产业的上游产品和配套产品生产都会随之延伸,并且形成相当的规模。例如:2004年信息产业部正式公示新一代高密度数字激光视盘系统(EVD)的标准,随后的短时间内,在EVD这条产业链上,整机制造、内容提供、销售渠道等方面的各路角色已经就位。“标准一旦确立,整条EVD产业链就串起来了。”由此可见,标准的确立不仅牵动着某个企业的命运,而且可以通过资源配置导向带动整个产业乃至相关产业的共同发展,进而表现出群体突破的态势。 2.2 推动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
标准对科技自主创新具有很强的激励效应。发挥激励作用的并不是标准本身,而在于标准形成过程中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管理。标准是技术成果的规范化和规则化,它本身所能带来的经济收益十分有限。但如果将知识产权纳入标准体系,就能够通过技术许可的方式来获取超额的利润。标准的重要作用在于,通过知识产权政策的制定和利用,它不仅扩大了知识产权的潜在收益,而且使得收益的获得具备了法律基础。
正是由于标准尊重和保护了知识产权所有人和标准所有者对标准的独占性,赋于通过转让或者实施生产从而取得经济利益、收回投资的权利,才从根本上调动了科技创新者的研发积极性,并为科技研发的进一步开展创造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在标准建立的过程中,对知识产权的管理和运作最终将演化为鼓励科技创新的一种特殊机制,并且形成周而复始的良性循环,有力地推动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
标准可以起到示范和激励作用。某个企业的标准在相应行业的确立,势必对该行业内其他的企业起到巨大的示范和激励作用。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其他企业必须对此作出反应,或者在统一的标准下和已经掌握标准主动权的企业开展竞争,或者进行建立新标准的尝试。无论采取哪种策略,标准的确立和竞争的升级都将给整个产业注人新的活力。
宏观调控的一个目标就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标准正是自主创新的科研成果的推广和应用的技术平台。标准的生命力正是在于它能够加速自主创新的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推动先进的科研成果占领市场,进而带动整个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2.3 对法律法规的补充完善机制
市场经济是讲法制的,法律对各种重大社会关系、经济关系作出了强制性的规定。依法治国是党和政府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重要方针,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基础。然而经济主体之间的关系复杂而又富于变化,法律并不能完成协调所有经济关系的任务。首先,很多影响市场经济正常秩序的行为在法律上并没有清晰、明确的界定,或者这些行为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法律对此没有直接的效用。其次,以法制手段协调经济关系要发生很高的社会成本。此外,法制手段具有事后性,它只能在问题出现以后才发生作用。
标准可以对法律法规实现有机的补充和完善。标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所出现的一种新型规则,它主要通过市场化的力量影响和调整经济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讲,法律是硬的标准,标准是软的法律。标准与法律法规的目的相同,二者的推行都是要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秩序,所要达到的目标是基本一致的。法律是强约束,相对法律而言,标准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自愿性。有了标准的配套支持,法律法规就更完整,更有可操作性,本身的效能就会提高。标准是弱约束,一些关系人身安全和健康、生态环境保护等等的行为准则必须要通过法规的强制力来推行,强化了标准的权威性。我国的《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普遍性引用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目前,涉及标准的法律法规有50多部(项)。
标准和法律有机的结合,可以实现标准自愿性力量和法律法规强制性力量的有效互补。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尚末完善,在依法行政进行宏观调控过中,还有许多空白。充分发挥标准的引导和约束作用,可以完善和丰富宏观调控的手段和工具,也可以给政府的行政指令留下一定的空间。
2.4 平衡的利益分配机制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标准可能是一种混合公众品。从标准的存在形式与经济功能看,标准具有相当多的“公共产品”内容。标准的公共产品性质来自标准存在巨大的外部性收益。比如,质量标准能够降低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提高交易的效率等。标准的公共产品性质还可能源于很多标准是社会发展所积累的公共知识的载体。另一方面,标准又包含私人利益。标准的私人利益主要通过对“知识产权所有者”的保护来体现。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专利和标准在经济竞争中的重要性也越来越明显。谁掌握了标准,谁就掌握了财富,就能在竞争中取得胜利。美国微软公司的成功,就是最好的例子。
标准在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同时,也像宏观调控平衡经济关系中个各方主体利益那样,提供了一种平衡的利益分配机制。它涉及标准的拥有者、管理者和使用者,涉及消费者、企业、产业和国家的利益。标准凝聚者利益主体的合力,从“技术”到“知识产权”到“标准”,再到标准的授权和推广,各利益主体围绕标准开展各种模式的互动,从而划定彼此之间的利益边界,并逐渐形成一种稳定的秩序,直到这种秩序因新的利益分割而被打破。
移动通信技术标准就是一个典型的佐证。GSM通信标准作为第一代移动通信标准,让掌握GSM技术的欧美公司长期控制者市场,获取了高额的利润。随着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逐步走向市场,美国高通公司因为掌握了其中的WCDMA核心技术,在短时间内将技术市场化,从而成为新产业的巨头。
3 如何更好地发挥标准在宏观调控中的积极作用
3.1 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注重标准在宏观调控中的地位
市场经济需要进行宏观调控。标准和宏观调控中的基础地位非常突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标准和标准化工作,“十一五”规划中有15处涉及标准,科技中长期规划中专门对标准提出了明确要求,在我国人世协定中,涉及标准和标准化的承诺有13条。温家宝总理在200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和标准”,“要抓紧制定和完善各行业节能、节水、节地、节材标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又进一步要求“完善并严格执行能耗和环保标准”。实践证明,在政府实行宏观调控中,标准是可以运用的一种有效手段,更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3.2 充分发挥标准的积极作用,更好地为宏观调控服务
在宏观调控中,要注重发挥标准维护市场秩序的基础技术优势,将标准作为市场规范和整顿最有力的一道门槛,完善并严格执行环保、安全、耗能技术、质量等标准。新建项目严格市场准入和市场退出的基本尺度,不符合标准的不准开工建设,现有企业经整改仍达不到标准的必须依法停产关闭;发挥标准对自主创新的激励效应,增强标准与科研的协调能力和机制建设,在制定和实施产业技术政策中,制定和实施什么样的标准,提倡采用什么标准,应当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利用标准加速自主创新的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推动整个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发挥标准对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作用,制定并强制推行更严格的节能、节材、节水标准,完善并严格执行能耗和环保标准,进行能源消耗审核和环境影响评价,促进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发挥标准在国际贸易中的技术保障作用,用标准来突破标准垄断,用技术来打破技术壁垒,对外积极应对国际标准竞争,对内搭建标准保护体系。
3.3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完善标准的宏观调控政策配套功能
宏观调控政策一方面要依法,一方面要依标。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建立有利于宏观调控的标准体系。针对个别法制不健全,执法主体不明确,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问题,利用标准的规范性、科学性和统一性等特点,发挥标准的补充完善功能,将宏观调控政策和标准、技术法规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两手抓、双方互为补充的良好局面。一方面将标准或技术法规中重要的条款集成为宏观调控政策或在宏观调控政策中引用标准和技术法规,用标准和技术法规来补充宏观调控政策。宏观调控政策只规定原则要求,其他要求通过标准和技术法规的具体指标来提供。另一方面制定标准发展规划,指导技术法规和标准的制修订,为已颁布实施的宏观调控政策制定专门的配套标准体系和技术法规,提高宏观调控政策的效能和可操作性,到达宏观凋控的目标。 3.4 加强标准建设工作,提高标准的适用性和服务能力 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紧迫需求,我国标准的总体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和不足。当前主要问题是我国标准适应性差、竞争力不强,无法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突出表现在标准老龄化现象严重,制修订速度缓慢,高新技术标准滞后和国际竞争能力弱等四个方面。这种状况已经影响到了标准作用的正常发挥,迫切需要我们加大标准建设的工作力度,坚持标准发展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同步的原则,实施标准发展战略,加强和完善标准体系的建设,建立良好的标准应用氛围,推动我国标准化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更好地为宏观调控工作服务。
参考文献 1、德克努特-布林德著.标准经济学:理论、证据与政策.高鹤等译.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 2、朱彤.标准的经济性质与功能及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5) 3、王忠敏.标准化新论——新时期标准化工作的思考与探索.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4 4、“重要技术标准研究”课题组.中国技术标准发展战略研究报告,2005 5、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标准化“十一五”发展规划,2006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