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一轮国民经济发展中,装备制造业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记者在近期的采访中发现,与装备制造业的景气上升不相称的是,很多标准化工作还停留在多年前的水平,因此造成产品水平难以提升,竞争力难以提高。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却一直十分重视标准化工作,纷纷把装备制造业作为标准化发展的重点领域,从而形成了发达国家制定国际标准,发展中国家按照标准进行生产加工的世界产业分工格局。有关专家指出,标准化工作滞后正在制约着我国装备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和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加强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建设迫在眉睫。
标准化“三低”制约装备制造业发展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尽管近年来标准化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与装备制造业发展速度相比,仍显得比较落后,主要表现为“三低”:
一是总体水平低,不适应装备制造业发展需要。过分迁就现有产业技术现状的低水平标准的大量存在,使得许多虽然达到标准要求但缺乏竞争力的机械产品充斥市场,造成产品积压和资源浪费,而某些国外的淘汰产品也能轻易进入我国市场,对相关产业构成严重威胁。更为严重的是,一些采用先进技术的高技术化标准不能及时出台,客观上影响了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影响了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影响了我国新型工业化的进程。
二是国际化程度低,不利于提高装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目前在装备制造业13853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中,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仅有4573项,采标率为33%。其中,国家标准为2750项,采标率为62.2%;行业标准为1823项,采标率为19.3%。在装备制造业较为集中的沈阳市,有关部门调查发现,308家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1210种产品的采标率仅为17.25%。由于标准化的国际化程度低,严重制约了我国机械产品的出口。
三是服务能力低,降低了标准化工作的有效性。由于标准化服务能力低,所以大量的标准化成果不能被及时推广应用,装备制造业难以得到准确、有效的标准化服务。
标准化建设为何长期滞后
参与我国标准化建设的专家在分析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工作滞后的原因时指出,至少有三方面的原因妨碍了我国标准化工作的进程。
首先是标准化观念陈旧。标准是市场经济有序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是国际贸易和国际技术合作的重要技术措施,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技术支撑,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但是我们的经济管理者显然对这些缺乏足够的认识。标准化工作作为企业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理应由企业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往往流于形式。
其次是标准化改革滞后。装备制造业的管理体制早已发生重大变化,但与之相关的标准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却没有产生根本性变化。制定标准和贯彻标准都成了单纯的政府行为,企业则处于被动地位。标准化管理层次过多,管理手段落后,使得标准的制定难以及时准确地反映市场需求的变化。另外,缺乏标准化与科技创新体系的协调机制,也造成大量的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成果难以转化为标准。
最后是标准化投入不足,标准化研究能力薄弱。这是制约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发展的关键因素。一方面国家公共财政对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工作支持力度不够,并且覆盖范围有限,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标准投资利益回报机制,也影响了企业对标准化工作的投入。很多装备制造企业都制定了中长期发展规划,但涉及标准化的内容却很少。沈阳市有关部门的统计显示,在沈阳市装备制造业的标准化工作人员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仅占15%。高级技术人才不愿从事标准化工作,标准化机构和标准化工作者甚至面临生存问题。
标准化建设亟须企业参与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工作的市场取向也日趋明显。所以,要尽快改变我国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工作滞后的状况,就需要确立企业的主体地位,让企业积极参与标准的制定,从而使标准真正成为科研成果转化的纽带和桥梁。在此方面,装备制造业基地辽宁省正在着手建立装备制造业标准服务体系。沈阳市作为全国装备制造业技术标准试点城市,已经选择了10家大型装备制造企业进行试点,并且在此基础上,调动全市装备制造业企业参加的积极性。试点过程中,沈阳市还以产学研结合为基础,在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和著名企业之间形成多形式、全方位的合作,结合科技项目的开发,针对技术和标准的薄弱环节,进行科技攻关与开发。
从沈阳市的经验来看,标准化建设还必须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行业协会是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是市场与企业之间的中介服务组织。要鼓励行业协会积极参与标准化工作,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代表会员企业合法权益、协调行业与企业关系、维护健康竞争秩序的作用,在标准制定过程中达到各方利益的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