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石油工业标准化信息工作会议于2004年6月14至16日在重庆召开。来自40个石油企业的52名标准化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其中包括9个专标委和两个全国标委会的代表。会议还邀请了机械研究院的王世刚同志出席了会议。会议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质量安全环保部副总工程师万战翔主持,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质量安全环保部副主任、石油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杨果做了重要讲话。石油工业标准化研究所所长、石油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张振军做了题为《石油工业标准化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思路》的报告,标准化所信息室副主任韩义萍做了《石油工业标准化信息工作现状与发展》的报告。与会代表就讲话和报告进行了热烈讨论和交流。
杨果秘书长首先传达了今年4月在重庆召开的全国标准化工作会议精神。在那次会议上,国家标准委几位主要领导对当前国家标准的现状做了详细介绍,我国目前尚存在着标准水平低,不能满足经济结构调整和贸易发展的需要;市场取向不足,企业尚未成为标准化工作的主体;管理体制落后,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之下形成的标准由政府包办、企业执行的格局尚未根本打破;从标准制修订运行机制方面看,存在着速度慢,周期长,适用性差,缺乏公开、透明;全社会的标准化意识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等等。因此,要对标准化工作进行一系列的改革。要按照党的十六大精神,统帅标准化工作,随着与国际接轨,标准化工作要求程序公开、透明,全社会广泛参与,用信息化推进现代化是形势的客观需要;要用五个统筹促进社会全面发展。
杨果秘书长做了重要讲话,他回顾了石油工业标准化的历史和现状,指出: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同样也存在着标准制修订滞后,标准水平低,零散,内容重复,矛盾,行业标准采标程度低,标准体系过于庞大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2004年,应做好下列工作:
一、更新观念,搞好体系研究,2004年标准体系表要加大整合力度,争取压缩20%-30%,要以人为本,突出质量、安全、环保与人身健康等标准。
二、各专业要研究确定本专业的核心标准。
三、完成今年的标准制修订计划,复审计划和宣贯计划项目。
四、加快含硫油气田开发、油气田开发方案编制,石油钻机技术规范,管道技术规范等项目的研究工作。
五、2005年的计划要继续贯彻油标准委“三项计划”项目。
六、抓好标准配发工作。
七、国际标准化工作要争取加入OGP组织,促成标准国际培训活动。
八、搞好标准信息化工作,2005年计划要采用网上申报。
这是杨果秘书长首次在石油信息工作会议上系统地对石油工业标准化的形势进行阐述和分析,指出了今后的工作目标和方向,并提出明确要求。
张振军副秘书长在题为《石油工业标准化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思路》的报告中详细介绍了国内外标准化信息化管理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了石油工业标准化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思路。指导思想是:根据石油工业标准化信息需求,建立高效、快捷、公开、透明的标准信息管理系统、系统建立原则是开放、实用、安全、一致、准确、有实效、系统结构为管理、工作、运行三大支持体系、运行和维护(上联国家两委,外连三大公司和专标委)。要求各专标委,有关单位从人员、设备和基础信息方面做好准备,积极参与,早日介入并承担相应的工作,完成分工任务共同建设好信息标准化工作平台。
韩义萍主任做了《石油工业标准化信息工作现状与发展》的报告,介绍了石油工业标准信息网的功能和运行情况,对有关网员单位提出的咨询,进行了技术答疑。还就油标委即将以此网络为依托,研制和开发石油工业标准化信息管理系统的页面和功能作了详细说明。
王世刚同志发表谈话,他指出,目前我国行业标准已达36000项。国家发改委委管的19的行业标准也已达22000项。国家发改委也要组建信息平台,其三大功能是计划、公告、信息反馈。他对石油工业标准化信息系统已经走在各行业的前面表示赞赏,希望能借鉴此模式的优势,用于国家发改委的行业标准信息管理系统的研发。
在领导讲话之后,代表反映热烈,纷纷走上讲坛,结合本专业本单位情况进行交流,并表示要进一步参与到标准信息化的工作中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