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至今已有将近8年时间的利息税将15日开始大幅调整。根据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第十二条的规定,国务院决定自2007年8月15日起,将储蓄存款利息个人所得税的适用税率由现行的20%调减为5%。
此前,我国自1999年11月1日起,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恢复征收个人所得税。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恢复征收个人所得税8年来,在鼓励消费和投资、合理调节个人收入、增加财政收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分段计税不必转存
记者14日从京城各家银行了解到,目前银行已经从系统方面做好了调息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计息方式的准确无误。工行相关人士表示,总行信息科技部门将对系统进行统一调整,调整后将从今天开始统一执行分段计税的方式来为储户进行结息。
一位银行业务部门工作人员帮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从今天开始存1万元定期存款,那么到明年的8月15日将可以取出316.35元利息,比此前按20%征税的计算方式增加了49.95元,相当于储户的存款收益率提高了18.75%。
另外,银行人士提醒储户,由于本次降税采用分段计税的方式执行,如果是活期存款,在每个季度最后一个月的20日,商业银行将自动“按季”计算利息,同时进行扣税,15日以前的利息所得按照20%计税,15日之后的利息所得则自动按照5%计税。与此相同,如果是定期存款,不论何时存入,也不管何时提取,只要是今年8月14日期间产生的利息所得,则按照20%的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而在2007年8月15日后(含当日)产生的利息所得,就按照5%的税率征收利息税。因此,大家不必像每次加息之后那样,忙于到银行网点进行转存,各银行系统会进行自动调试。
存款收益高于国债
今年以来国债频繁发行,而在降税以后,目前国债的实际收益率已经普遍开始低于同期存款利率标准。以5月10日开始销售的3年期国债来看,该期国债由于赶上了今年的第二次加息,因此票面年利率相应提高到了3年期4.11%,5年期提高到4.62%。
相比来看,在本次加息以后,3年期的储蓄利率已经达到了4.68%,按照5%扣除利息税后收益为4.446%,5年期的利率则为5.22%,税后4.959%,均高于国债的实际收益。而之前购买的国债由于没有赶上今年的头两次加息,因此收益率会更低。而6月11日开始销售2年期首期电子国债票面年利率仅为3.42%,同样低于3.762%的税后存款收益率。
对此,专家建议,今年以来由于存款利率频频调整,而本次利息调整的幅度比较大,国债的期限又普遍比较长,即使国债提前兑付需要按兑取本金缴纳1%。手续费,但提前兑取转为存款或其他理财产品收益将足以填补1%。的损失,对于投资者仍然比较划算。当然,今年6月所发行的首期电子国债规定,不满半年不允许提前兑取,今年12月11日才可以办理提前兑取,提前兑取将被扣除6个月利息,且仍需按照兑取本金的1%。缴纳手续费。
储蓄型保险面临变局
据记者了解,在本次调整利息税比例之前,购买长期寿险产品成为许多投资者合理避开利息税的重要途径。而本次利息税大幅下调也将给储蓄型产品带来打击,这类产品也将需要寻找更新的卖点,否则将面临销售困境。
一家寿险保险公司精算部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寿险产品定价预定利率不能超过2.5%,如果减免利息税的话,那么影响最大的应该是储蓄型保险。而在储蓄型保险中,主要影响的也是不分红的保险,对于分红的保险影响有限,原因在于保险公司对于分红险有分享机制,相对影响会小一些。
此前不久,中国保监会主席助理、新闻发言人袁力曾在保监会二季度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正在研究调整预定利率的问题。据悉,2004年10月以来,一年期定存利率已经从1.584%(税后)调整到了今天的3.1635%,基本实现了翻番。但保监会自1999年6月以来就规定寿险产品的预定利率不得超过2.5%,8年以来没有进行任何调整。因此,储蓄型保险预定利率的调整几成定局。
长期利好股市
从理论上讲,利息税降低将吸收更多的资金回到储蓄上来,但14日大盘并未受到利息税调整的影响。沪市大盘一路震荡走高,顺利站稳4800点,并进一步逼近了4900点,沪指再度创出新高4876.85点。
信诚基金相关分析师指出,本次利息税的调整,加上今年以来的3次加息,相当于一年定期存款的收益率提升了125.48个基点,这将极大地延缓储蓄资金向股市和房市的分流。从长期来看,无风险利率的上升,将进一步降低估值水平,防范股市滋生资产泡沫,因此利息税的调整长期利好股市。
业内专家则认为,目前我国宏观经济投资过快,消费增长趋旺,消费物价高企,财政收入增长迅猛,其中上半年全国税收收入增长29%。基于以上因素,利息税合理存在的宏观经济背景已发生了显著变化,取消利息税是大势所趋。相比而言,目前股票、基金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相当高,与此相比,储蓄收益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因此,利息税减征后,存款不会出现大幅回流。从前3次的加息效果看,大多数居民未必会选择把炒股的资金转成储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