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后,威海市区各大商场、超市的保健食品柜台上出现了一番新景象:由威海市不同厂家生产的各种海参系列加工产品,在柜台上一改过去势单力薄的局面,肩并肩,手挽手,堂而皇之地占据了货架的半壁江山,吸引着众多消费者的目光,成为今年礼品市场的新宠。尤其是在春节前一周,仅市区家家悦超市中心店,每天销售海参产品就达100盒左右。其它海参专卖店里的海参液等深加工产品也普遍旺销。
海参液在消费市场开始升温,对于威海市海参产业来说无疑是一次难得的发展良机。那么,威海市海参加工企业如何才能抓住这一机遇,推动海参加工业走上健康、良性发展的轨道?记者通过调查发现,目前还有不少的问题需要解决,而行业生产的标准化问题尤其突出,已成当务之急,亟须提上议事日程。
价格悬殊,海参液的内涵让人难懂
威海市海参产业协会秘书长林乐福告诉记者,威海的海参养殖虽然从2000年才开始兴起,但短短几年间就已发展到了16.42万亩的养殖面积,成为目前国内最大的海参养殖基地。但由于近两年海参养殖呈现无序发展的状态,鲜海参产量一直供大于求,造成海参价格持续走低,从最初的300元/公斤降到了目前的150元/公斤左右。再加上海参病害流行,参农的养参积极性受挫,威海的参农在新兴---热销---跟风---跌价---愁卖的养殖怪圈中,着实体味了市场风云变幻的无奈和苦涩。
进入2005年,海参消费逐渐升温,并开始走进寻常百姓家。尤其是在中秋节、春节等节日期间,海参礼品更是格外受青睐,消费一路走俏。不久前,记者在市区一家海参液生产企业的仓库中看到,里面的存货很少,该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生产的海参液和极品海参液已经断货,别的品种也只剩下几十箱。在另一家企业采访时,办公室工作人员正忙着接听超市打来的补货电话。他忙里偷闲地告诉记者,春节期间,他们的产品在各超市商场销售很火,一些超市甚至出现产品供不应求的现象。
然而,旺旺的消费景象背后,也有着不和谐音。采访中记者发现,目前威海市市面上销售的海参加工产品,包装、规格基本相同,价格却相差悬殊,从100多元到2000多元不等。市民于明丽年底原本打算给年迈的父母买上两盒海参液,但她在货架前转悠了半天,看了不下10种产品,也没有确定到底买哪一种。她告诉记者,从那些产品的外包装上看,厂家对产品的描述几乎都一样,标注的成分也差不多。但有的叫海参液,有的叫活性海参液,还有的叫多肽液,不知道到底有多大差别,心里真没底。最终,她选择了放弃。
市民丛树安也有着同样的困惑。在超市的礼品货架前,他对一种叫活性海参液的产品产生了兴趣,但看了产品的价格后他发现,有的活性海参液卖1000多元,还有的活性海参液却只卖200多元,同一类型的产品,从产品说明上也看不出它们之间有什么明显的区别,为什么价格会相差这么大,我都给弄糊涂了。丛树安说。虽然他最终买了两盒海参液,但他告诉记者,其实他对产品的内涵根本不了解。
无序竞争,标准缺位困扰发展
海参加工企业缺乏生产标准,是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威海市海参产业协会一位负责同志说。
他告诉记者,海参液、海参胶囊等深加工产品是新开发产品,目前国内还没有产品质量和行业标准。我市海参加工企业,只能按照食品生产企业的环境和卫生要求进行厂房车间建设。有的加工企业采取小作坊模式,产品从灌装到瓶贴全都是人工操作,生产环境也比较简陋,产品质量完全由企业自己掌控;有的企业生产工艺根本达不到要求,但生产出的产品也称是活性海参;有的企业生产一支20毫升的海参液,鲜海参的消耗量仅有1两多,个别企业甚至更少,这就使得海参加工产品让人如雾里看花,一头雾水。
其实,不仅是海参液、海参胶囊等新开发产品,传统的海参加工产品如盐渍海参等,同样存在着标准缺失问题。威海市工商局市场管理科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06年9月份,工商执法人员曾对市场上售价在680元到2900元之间的干海参产品进行了抽检,发现盐分含量差异极大,低的不超过40%,高的则高达80%左右。这类产品也急需出台一个产品质量标准。
对于新兴产业来说,树立一个品牌,可能需要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而毁掉一个牌子可能只是一夜之间的事。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出了深深的忧虑,尤其是海参深加工产品,还处于市场初级阶段,需要悉心培育消费者的信任度。如果有一家企业产品质量出了问题,那损失的不只是该企业自身,还会殃及整个行业形象,这是很可怕的。
制定规则,力促产业尽快做大
消费趋热,带动了海参深加工企业发展。据了解,06年一年,威海市海参加工企业就由以前的2家增加至8家,仅06年下半年就一下子成立了4家。面对良好的市场前景,原有的一些加工企业也纷纷扩大规模。某水产公司今年计划将年产50万支20毫升海参液,扩大到150万支至200万支;另一家加工企业也在扩建新厂,预计开工后,年鲜海参消耗量达35万公斤以上。
面对这一利好形势,参农似乎又看到了更大希望:因为按照目前多数企业的情况,每生产200毫升海参液,需要消耗0.5公斤左右鲜海参。海参产品加工、消费升温,无疑会大大缓解参农卖难压力,推动威海市海参养殖业进一步发展。
但要想真正把海参产业做大做强,当务之急是要尽早出台海参加工产品的生产标准,这是扼制市场混乱、实行公平竞争,达到共同发展的关键。采访过程中,威海市海参加工企业发出了一致呼吁。
他们认为,作为目前国内最大的海参养殖基地,威海市的海参深加工企业也是同行业中起步较早的,无论是发展规模、经验,还是产业发展前景,威海市的海参产业协会都有能力、也非常有必要尽快促成海参加工产品质量标准的出台,并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申请备案,以此作为组织生产、交货验收和质量仲裁的依据。同时,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也应督促、引导、监督生产企业提高产品档次,规范生产行为,把那些短期行为严重,只凭价格战占领市场的企业逼出市场,为树立海参深加工产品品牌创造条件,也使消费者增强对海参加工产品的信心。
加大新产品的研发力度也很关键。威海市海参产业协会负责人彭飞说,只有开发出效果更好、质量更高、更有特点的海参制品,企业才能打出自己的品牌,才能从低层次的价格战、广告战和无序竞争中走出来,有能力进军全国乃至国际市场。要想打出威海刺参的名气,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