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标网 回首页
标准分类  最新标准New!  标准公告 标准动态  标准论坛
 高级查询
帮助 | 登录 | 注册
查标准上工标网 免费查询标准最新替代作废信息
 您的位置:工标网 >> 标准动态 >> 标准新闻 >> 新闻内容

标准激发创新 中国制造瞄向高端


作者: 叶健    来源:北国网    更新时间:2008-01-24       评论: 0

  辽宁日报消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发展迅猛,并在国际化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据统计,近30年来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量在出口商品总量中所占比重大幅提高,从1980年的约50%,提升至目前的90%以上,制造业创造的价值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

  但与此同时,“中国制造”所面临的国际竞争环境也越来越严峻。从产品竞争、技术竞争,到当前的标准竞争,国际竞争方式的升级换代,促使我国制造业在继续保持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必须向高端转型,以有效适应并最终赢得新一轮国际竞争。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陈佳贵在中国制造业论坛2007年会上表示,应从标准制定、产业转型、人才培养等方面同时入手,大力提高我国制造业国际化的质量和水平,增强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竞争力提升的三块“短板”

  中国制造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之所以不强,陈佳贵认为,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不容忽视。

  一是资源的低水平加工。在我国,对于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各种资源的利用管理尚不够严格,助长了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过度发展,加剧了产业结构的恶化,同时造成能源资源的大量浪费。据统计,按现行费率计算,本世纪初每吨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的能耗,我国为1274吨标准煤,比世界平均水平要高2.4倍,比美国、欧洲、日本、印度分别要高2.5倍、4.9倍、8.7倍、13倍。资源的高消耗量和低加工度,已成为制约我国制造业发展的瓶颈。

  二是劳动者的低工资状态。据陈佳贵介绍,目前我国制造业工人的工资仅相当于发达国家的3%;1996年到2006年全国工人工资总额年均增长9.15%,同年企业利润增幅是28.62%,农民工工资的增长更慢。对于人力资本培养的忽视,将使整个产业的发展失去动力。

  三是牺牲环境换取发展速度。实践已经证明,通过牺牲环境换来的发展速度只能维持一时,不可能持续长久。同时,环境恶化的后果与经济发展的初衷背道而驰,并将导致花更多的代价仍无法将环境恢复如初的局面出现。

  以上三方面因素,导致我国制造业低附加值产品多如牛毛。在国际竞争中主要采用低成本、低价格的策略进行规模扩张,显示出明显的短期行为特征。陈佳贵说:“缺少世界知名品牌,企业从品牌中获得的利润甚少,就是表象之一。”据介绍,目前我国有200多种制造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其中玩具占全球产量的70%,鞋类产品占全球产量的50%,彩电占全球产量的45%,空调占全球产量的30%,纺织品服装贸易占全球的24%。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很少,自主品牌发展滞后;目前我国国内出口企业中拥有自有商标的不到20%。在美国,品牌所创造的价值占GDP的比重已达到约60%,而我国还不到20%。

  当前,如何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品牌的影响力,已成为我国制造业必须作出正面回答的一道问题。

  制订标准激发创新动力

  近年来,贴有“MadeinChina”(中国制造)标签走出国门的产品越来越多,但同时,“中国制造”的影响力却并没有因此同步增强,在有些领域甚至出现国际竞争力下降的现象。对此,陈佳贵说:“要提升国际竞争力,光有产品走向国际市场是远远不够的,产品还必须要遵守国际标准。现在,采用国际标准和国际标准化委员会公认的其他组织制订的标准,已成为我国发展制造业的一项重要的技术经济政策。”

  据了解,我国现有的标准体系包括企业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国家标准。本世纪初,我国引进发布的国家标准约有19000多项,其中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有8000多项,约占43%左右。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 (IEC)的16000余项标准中,有6000余项已转化为我国的国家标准。各类标准的制订和执行,为我国制造业企业的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扩大对外开放、加快与国际惯例接轨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但客观分析,我国的标准化水平与国际水平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陈佳贵认为,我国制造业不能消极地去遵守国际标准,而应更加主动地争取在制订和执行国际标准中的主动权,“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我国产品在国际上的认可度。”制订严格的标准,并且敢于向国际先进标准看齐,反映出一国产业发展的进取心和自信心。与此同时,各类标准的制订和实施,还将有力激发我国制造业企业投身自主创新。

  近年来,我国制造业涌现出一批勇于自主创新的企业,在他们当中,有的通过原始创新成果的产品化占领了国际市场,有的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打造自主品牌占领了市常但从总体上看,陈佳贵认为,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多数企业研发中心工作效率比较低,创新组织机制也不完善,尚未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能力。

  据统计,我国大中型企业的研究开发经费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仅仅为2.6%,而美国是8.3%,日本已达到8.6%。我国研发经费的投入比重只占发达国家的1/3。在两万余家大中型企业当中,有研发机构的企业只占24%。有关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国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仅占0.3%;仅有1.1%的企业获得了授权专利,其中仅有0.17%的企业获得法律专利权。在今年申请的13万件发明专利当中,有一半是来自国外的跨国公司。

  种种现象表明,我国企业在创新的投入上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确立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已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为此,我国政府已经把自主创新提高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来加以推进,预计到2020年,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将从目前的1.35%提高到2.5%,科学技术进步对GDP的贡献率将从目前的39%提高到60%,我国专利拥有数量将从现在世界的第20位上升至第5位。

  重视人力资本可获事半功倍

  从微观分析,人力资本对于提高企业效益和竞争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据陈佳贵介绍,许多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表明,欲实现我国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必先重视人力资本、提高劳动者素质。据有关资料记载,从1891年到1959年的近70年中,美国物质资源增加了4.5倍,对劳动者进行教育培训的投资增加了8.5倍,而前者使利润增加了3.5倍,后者使利润增加了17.5倍;由此可见,对于人力资源的投资会带来更多的利润。

  我国的研究人员也做过一项调查,表明在完成生产定额方面,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工人比小学文化程度的工人生产效率高26%,受过高等教育的工人比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工人生产效率高20%至30%;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工人需要三年时间才能出徒,而具有高中和中专文化水平的工人一年就可以出徒,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工人甚至不用一年就可以出徒,时间缩短了约2/3。

  理论与实践证明:人力素质提升是提高生产力和生产效率的根本途径。陈佳贵认为,人力资本的形成除了要靠正规的学历教育以外,还要靠企业的再教育;要成为制造业强国、增强在国际上的综合竞争力,我国制造业必须培育出大批高素质的人才,特别是大批高级技工。只有如此,我国制造业才能阔步走向世界,“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力才能实现质的飞跃。

 【返回新闻首页】【关闭窗口】【发表评论(0条)
 
相关新闻
·考察汽车安全需规范评价标准 ·奥运之于连锁酒店馅饼还是陷阱?
·小家电将迎来节能大考 ·冰箱保鲜技术竞争进入标准时代
·中联重科成为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成 ·
·装修有了强制性国家标准 ·标准面前,葡萄酒企业生产须自律
·《木门窗》国家标准编制工作开始启动 引导行 ·中国标准十年增三成
发表评论
新用户注册>>
【管理员提示】
·在发布信息时,请您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并尊重网上道德;
·因您的言论直接或间接的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由您个人承担;
·管理人员有权根据栏目需要对留言内容进行删改
推荐资讯
·江苏省市场监管局关于批准发布《地表水环境质.. ·江苏省市场监管局关于批准发布《大棚早春毛豆..
·江苏省市场监管局关于批准发布《工业园区生态.. ·江苏省市场监管局关于批准发布《高标准农田生..
·海南省市场监管局关于发布《政务服务事项标准.. ·海南省市场监管局关于发布《电梯安装、维护保..
·江苏省市场监管局关于批准发布《海上风电场 .. ·江苏省市场监管局关于批准发布《知识产权纠纷..
·江苏省市场监管局关于批准发布《毛类纺织品循.. ·江苏省市场监管局关于批准发布《公共基础设施..
热点新闻
国家铁路局修订《铁路旅客车站设计规范
《轨道车 重型轨道车》等7项铁路国家
市场监管总局批准发布31项国家计量技
《标准轨距铁路限界 第1部分:机车车
国家铁路局修订《铁路旅客车站设计规范
国家铁路局发布两批铁路行业技术标准
《机车车辆空气调节系统 第1部分:术
国家铁路局发布《铁路隧道运营通风设计
气象行业标准《作物病害气象等级预报方
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2
图片新闻

生活家电全面升级 标准助力门槛提高

数码相机有效像素国家标准近期出台

慕思助《软体床》标准看齐世界水平

新《电梯技术条件》国家标准于3月1日
专题新闻
· 思念三鲜水饺惊现病原菌
· 2011世界标准日专题-国际标准树立
· 天宫一号倒计时将实现首次空间对接
· 依据四项指标 严打“地沟油”
· 月饼出现双向标准 深陷枧水之困
· 名牌运动服含毒 可致性早熟
· 血燕亚硝酸盐严重超标
· “化学酱油”专题 酱油再遭质疑门
· 肯德基醇豆浆遭质疑
· 染色馒头泛滥 食品标准空白多
· 雀巢等知名婴儿食品陷入安全门
· 节能灯不合格 标准门槛低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合作伙伴 - 使用条款
QQ:1197428036 992023608 有问题? 联系在线客服
Copyright © 工标网 2005-2023,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