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一超市规定,购物30元以下需花0.45元买一个编织袋,这种购物袋与塑料袋明显不同。 农贸市场上小商贩用编织袋给消费者装东西。
近日,一则“禁令”引发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从2008年6月1日起,全国范围将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各国限塑料袋措施
数十年来,使用塑料袋早已成了老百姓的生活习惯,但随之而来的白色污染也日益严重。据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的估算,全国每天使用的超市塑料购物袋达10亿个,其他各种塑料袋的用量则在20亿个以上。每一个塑料袋都是环境的杀手。
鲜为人知的是,在全国即将迎来“限塑”时代时,云南丽江“禁白”已经悄然实施了5年。目前,丽江市的“禁白”范围从古城区扩大到了全市的四县一区。
一纸“限塑令”能否限住“白色污染”?塑料袋的有偿使用能否改变人们顽固的习惯?人们目前还在观望中,但丽江“禁白”五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治理白色污染的成功范本。
蓝天、白云,清洁的街道,三三两两的纳西族妇女背着背篓,不时从身边走过;成群的游客,人手领着一个编织袋,从各色的商铺出来,在丽江,人们看不到五颜六色的塑料袋。
丽江现在替代塑料袋的是无纺的编织袋,远远看去,大小、颜色、厚度都与塑料袋差不多,但它是用无污染的原材料制作而成,并且可以重复使用。据丽江利客隆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原来的塑料袋每个成本只要几分钱,但这种编织袋的成本是塑料袋的10倍。因为价格高,丽江人一般不舍得随意扔掉,往往会重复使用。
牦牛吃下塑料袋后死亡
全国即将迎来“限塑”时代。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规定,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以下简称超薄塑料购物袋);自2008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这一点事出有因。环保专家称,我们日常使用的塑料袋“恶行”多多:自然腐烂需要200年,埋掉吧又污染地下水,烧掉又产生有害气体……
丽江“禁白”已经悄然5年。现在,张伟仍然觉得自己很幸运,作为丽江市古城区环保局局长,能在任上向白色污染全面宣战,那种职业自豪感无以言表。
张伟告诉记者,在2003年7月“禁白”以前,丽江和全国很多地方一样,白色污染一度很严重。“环卫工人体会是最深的,每天早上扫大街时,遇到大风,塑料袋满天飞,追都追不上。还有那树上挂满了五颜六色的塑料袋,路边四处可见的废弃的泡沫饭盒、塑料袋,这一切都与丽江这个美丽的旅游胜地身份不符。”那个时候,古城区的地下水道也经常堵塞,原因是塑料袋遇水膨胀而致。
“另外,白色污染对高原珍稀动物也是个威胁,在‘禁白’前,玉龙雪山上就有牦牛因为吞下塑料袋而死亡,类似死亡的牦牛在香格里拉更多。”张伟说,作为环保工作者,他深知治理白色污染的紧迫性,“塑料袋被人评为20世纪十大最糟糕的发明之首,即使政府不出台‘禁白’决策,环保局自己也是想做这件事的。”
“禁白”之战在古城打响
张伟的等待并没有太久。近年来,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成了丽江市政府重点思考的问题,而同样是旅游胜地的香格里拉率先在景区禁止使用塑料袋,也“刺激”了丽江,丽江“禁白”的条件成熟了。
2002年12月26日,国务院批准丽江撤地改市,次年4月,原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分设为玉龙县和古城区。古城区成立后的第一次党代会就提出口号:要把古城区建设成为云南省富裕的区县之一、滇藏大香格里拉生态文化旅游商贸中心、世界级精品旅游城市。
古城区作为丽江市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丽江对外的窗口,但当时的状况是,随着各地游客的不断涌入,古城区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用张伟的话说,这时需要“在环境保护方面做一些大胆的、有益的尝试”。为此,在2003年4月1日,古城区政府制定了《丽江市古城区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泡沫及塑料包装物实施方案》,并成立了“禁白”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丽江市与“白色污染”的战争首先在古城区打响。
电视台每小时播一次通知
2003年6月20日这天,丽江古城区的群众和游客突然发现,城里的主要街道及农贸市场都挂上了关于“禁白”的宣传标语,环保工作人员和志愿者走上街头发放宣传禁止白色污染、反对塑料袋的资料,电视台也以每小时一次的频率,反复播放“禁白”通知。
丽江古城区正式“禁白”的日期是7月1日,而在这之前,丽江古城区人就搞起了轰轰烈烈的“禁白”运动,这期间,张伟的身份是“禁白”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他这样解释这场巨大的政策攻势:“使用塑料袋太方便了,那是一种多年的习惯呀,没有压力,没有政策攻势谁愿意放弃呀?因此我们要做到全民参与,宣传要做到家喻户晓。”
一个月内消灭白色污染
据当地报载,2003年7月1日至10日,丽江古城对专门批发、推销塑料袋的经营者给予坚决没收并追究其来源,堵住源头砍断销路。7月11日至20日,对市场上流通但未进行环保认证登记的纸袋、快餐盒、布袋及部分可降解塑料袋进行清理整顿。
7月21日至31日为强制执行阶段,对农贸市场摊点及大小商店、饭店、超市的塑料袋进行强制检查、强制没收,并视情节进行罚款300元至500元。从8月1日开始,进入以罚款为主,罚款、教育、没收并重的执法阶段。
这场运动,古城区史无前例地动用了最大的行政资源,环保、公安、工商、旅游、宣传等全部出动参与“禁白”。执法人员被要求分片负责,只要在自己的片区发现一个塑料袋就要遭到领导的问责,压力不可谓不大。而外地游客,如果使用或带入了塑料袋,导游也要负责。
为这场运动买单最大的是塑料厂和大型超市,丽江唯一的一个塑料厂为此倒闭,而有些大型超市塑料袋存货的价值高达50万元,因为这些塑料袋都打上了超市的名字,退货不行,转让没人要,超市也只好为环保买单。简直是闪电战,“禁白”一个月就见明显成效。丽江人用无污染的编织袋替代了塑料袋,很多市民拿起了久未使用的菜篮子。满天飞的塑料袋不见了,挂满树枝的各色“塑料旗帜”不见了。“现在我不敢说丽江没有塑料袋,个别的是有,但古城区绝对没有。”张伟说。
查塑料袋被人捅伤
对于张伟和他的下属来说,那一个月的运动虽然取得了不俗的战绩,但这仅仅是“禁白”的开始!“人们的惰性是顽固的,长期的习惯也很难改变,不定期检查,就会反弹。哪怕只有几天不检查,市面上的塑料袋也会明显增多。”古城区环保局执法大队副队长何立军说。
何立军原来在市政局工作,“禁白”开始的时候借调到环保局,此后四年半一直在环保局做“禁白”的执法员。他对记者说,虽然是个小小的塑料袋,但禁止的难度超过了很多人的想象。“说是执法,有时候就成了吵架,追打。”
有商铺的店面老板工作就好做得多,毕竟他们如果执意违法,工商部门可以吊销他们的营业执照,因此他们在贯彻“禁白”政策时打折扣的时候不多。但那些流动的摊贩就让何立军和他的同事非常头痛。
现在丽江市古城区有大型的农贸市场4个,流动摊贩5000多个,环保局12个执法队员,一般要保持6人在外面执勤。“那些小商贩大多来自农村,环保意识相对弱些,再说他们每天也就挣几十元钱,要罚他们的款比割肉还难,因此经常产生纠纷。”何立军说。
根据“禁白”政策,小商贩向消费者派送塑料袋,第一次发现,没收塑料袋并给予说服教育,第二次发现就要罚款50元。
但何立军他们很快发现这项工作的困难。“我的同事被人用螺丝刀捅伤过,我自己也被人拿刀追砍过,被别人吐口水,被人用石头砸过的同事更多。”
更多的时候是,那些在用塑料袋的小商贩,一见到执法人员就跑。“我们执法5年了,不穿制服他们也认识我们,我们一去他们就跑,所以查起来真的很难。”
女贩塑料袋藏内裤里
5年来,执法队员受伤的虽然只有一个,但被殴打和遭到威胁的非常多。何立军开玩笑说,有些女商贩更是让执法队员无可奈何,她们有些人见到执法队员过来,就把塑料袋藏到女厕所里,甚至藏在自己的内衣裤内,让执法队员哭笑不得。
而那些私人用塑料袋的,执法人员根本拿他们没办法。“人家认为使用方便呀,我们总不能一家一户去查吧,刚‘禁白’那会,我们的队员曾经在菜市场上看到一个老太太用塑料袋装菜,便过去劝说她以后不要使用塑料袋了,结果老太太把一袋子的菜全砸在我们的执法队员身上。”
何立军坦言,有时候自己都想放弃,但他还是坚持了4年半。现在,12位执法队员轮流外出执法,早班5点多就要到各个早点铺,晚班深夜2点多还要去烧烤夜市执勤,一年365天,天天如此。
到目前为止,丽江古城区共出动综合执法队员7000人次,车辆2000余车次,夜间突击检查2000余人次,责令限期整改2000多家,说服教育100万人次,现场罚款500多家,暂扣准营证、营业执照等有关证件40多家。
“不坚持不行呀,我们一天不去,塑料袋就会多一些。保持压力是有必要的。”4年半下来,何立军查获的不可降解塑料袋达到了惊人的6000多万个,一次性不可降解泡沫快餐盒100万个,各种一次性不可降解泡沫杯、碗、碟近50万个!这些东西都被制作成颗粒回收。
手提塑料袋成过街老鼠
不过,让何立军欣慰的是,他们年复一年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丽江成了全国知名的干净、整洁的城市。
现在,这场由古城区发起的“禁白”扩展到了丽江市的四县一区,丽江人也首先体会到了治理“白色污染”的好处。“现在在丽江街道上,如果你手提着塑料袋招摇过市,是要被人瞧不起的,就像过街老鼠一样。”
记者在丽江街头随机采访了一位手提编织袋的市民,这位姓何的市民告诉记者,刚“禁白”那会儿,还是觉得很不方便,有时候买菜只有两手捧着回家,后来想通了,禁止塑料袋是为了保护环境。
“我一直住在丽江,我亲眼看到这几年城市干净多了,禁止使用塑料袋,我举双手赞成!”这几年,丽江坚持不懈的“禁白”带来了良好的环保声誉,各地来学习经验的络绎不绝。“2004年,在云南省一次全国环保工作会议上,当时的省环保局长李现武推荐了古城区‘禁白’的经验,他重点提到了两点:一是我们执法队员像巡警一样全部外出执法;二是我们像片警一样搞片区负责制。这两年全国各地的环保部门陆续来考察,近的有大理、远的有深圳。开句玩笑话,这两年我们的接待费一直居高不下。”
丽江“禁白” 早旧金山三年
对于“禁白”给丽江带来的好处,游客也是相当有发言权的,在丽江古城的新华街,当记者问到禁止塑料袋问题时,来自北京的游客吴震这样说:“丽江的‘禁白’,打击的是人们的惰性。人的惰性只有一个天敌,就是强制力,是法律。这和系汽车安全带一个道理。谁都知道中国司机最不在乎系安全带,口头宣传指望司机观念转变,十年二十年也还只能在‘慢慢转变’中,但是处罚条款一出台、警察查处跟上,司机几乎一夜之间都系上了安全带。现在开车胸前没有拉上带子,他们反而没有安全感了,这就是强制力的好处。”
丽江人有理由自豪,有报道称:2007年3月27日,美国旧金山市议会通过了一项法案,法案从生效之日起,该市所有超市、药店等零售商禁止使用化工塑料袋,从而成为第一个通过此类环保法案的美国城市。这是历史上第一只塑料袋生产后所没有过的。而中国小小的城市丽江比旧金山整整超前了三年多!
“禁白”难但不是不可为
不过,记者在丽江各个农贸市场采访时也发现,极少数摊贩仍在使用塑料袋。丽江市古城区环保局局长助理李绍坤告诉记者,那些塑料袋是由周边县市流进的,丽江原来只有一个塑料厂,“禁白”开始前就被查封了,很多买小食品的摊位,还是觉得没有塑料袋不方便,用编织袋又不划算,因此利用外出进货或走亲访友时,偷偷带一些进来。“国务院出台通知要求塑料袋有偿使用对我们来说肯定是好事,这会使塑料袋的成本增加,使那些还在用塑料袋的小商贩自动更替为编织袋。”
丽江的“禁白”战争近5年了,轰轰烈烈,声势浩大,结果也颇为理想。
在丽江利客隆超市,记者注意到,超市的门口就写着“为了我们生存的环境,请您有偿使用布袋。”超市规定,消费在30元以上的消费者会免费得到一个可以重复使用的编织袋,消费数额在30元以下的则要有偿使用,0.45元一个。据说,现在各大超市每年要签订责任状,承诺不用塑料袋,不用塑料包装物品,每年检查一次。何立军告诉记者,整个丽江市,各家商场基本上实行的都是这个模式。
张伟最后总结说:“‘禁白’是难,但不是不可为,关键是领导重不重视,宣传到不到位,思想统不统一,执法严不严格。如果能做到这四点,任何地方都可以彻底治理白色污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