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对食品包装用填充母料没有任何标准要求,只是对成品进行末端检测,也是监管的一大漏洞。近年有关方面调查显示,目前市面上不合格的非发泡塑料餐盒主要是违规使用低价劣质填充母料造成的。有的餐盒有害溶出物超过国家标准300多倍。
由于不允许使用的物质不在检测范围之内,即使有毒有害,产品检测结果很可能依然是合格。这背后是另一大隐忧问题:"食品包装添加剂标准存在漏洞,生产者随意滥用,监管者却无法取证。
对于这些违规物质如何进行测试和判定,至今仍是未解之题。2009年6月1日实施的GB9685-2008《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虽然限定了959种物质可用于食品包装,但未在标准目录中的添加剂被应用到食品包装材料中的现象十分普遍。由于这些物质不在检测范围之内,常常造成产品明明严重影响人体健康,但技术上很难检测或即使测出也无法判定其不合格的尴尬局面。
当年食品中惊现"苏丹红"等非食品用物质时,人们希望监管部门制定一个不允许添加物质的"黑名单"并将其列入,如今类似的建议又被提出,只不过这一次是针对食品包装:建议国家食品安全委员会尽快列出食品包装中禁用的化学物质目录,并制定一定的检测方法和判定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