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外猝死的高发,让人们不禁扼腕叹息的同时,也将一个重要的公共议题摆在眼前:如何提高我国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配置率?普通人如何实施急救,以提升公共急救效率?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这也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作为全国著名心内科专家,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医院心脏中心主任杨杰孚带来了《关于出台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国家标准,提升公共急救效率的提案》。
他建议,我国应该尽快出台自动体外除颤器国家标准,加强公共场所AED的配置和普及,构建公共急救基础,提升公共急救效率。
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位居各类疾病之首,而其中心源性猝死占心脏病死亡的比例约为50%或更高。据估计,我国近年来每年猝死者在100万以上。心源性猝死绝大多数由心脏骤停即室颤引起,且95%发生在院外,生存率不足1%。
对这类病人的最佳救治时间是“黄金4分钟”,由于AED是可被非专业人员使用的医疗设备,在院外急救中发挥重要作用。
然而,残酷的数据背后,是我国AED的配置和使用还不尽如人意。“虽然AED引入我国已经有10多年时间,但目前存在诸多问题,导致使用率很低。”杨杰孚称。
分析当前AED在我国的配置和使用,杨杰孚认为,还存在很多问题。
首先,AED在我国配置少,分配不合理。杨杰孚称,美国每10万人在300台以上,日本每10万人235台,而中国每10万人不足0.5台。我国除配置少外,分配也欠合理,AED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及杭州等一线大城市。
其次,AED的配置规划和管理没有统一标准。
“除少数一线城市外,其他大部分城市急救设施配置和管理尚处于起步阶段,全国缺乏统一管理及实施流程等标准。” 杨杰孚说。
第三,就是普通老百姓不敢用。杨杰孚称,在许多老百姓中存在一个误区,即认为这种设备只能由医务人员使用。但实际上,由于心源性猝死主要发生在院外,第一目击者绝大多数是非医务人员,因次,实施抢救者是第一目击者,包括医务及非医务人员(主要是为医务人员)。此外,救治者也担心一旦抢救失败会有法律纠纷。
第四,是普通老百姓不会用。
“虽然AED使用简单,但仍然需要培训。而我国受过急救培训的人员比例还不到1%,市民的急救知识与技能相对匮乏,缺乏实操经验,缺乏急救免责法规保障,这些大大限制了院前急救的抢救成功率。”杨杰孚称。
记者注意到,随着院外心源性猝死病例越来越多,普及AED配置和使用已成为社会共识,相关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这期间,部分地区也已经开始在地铁、公园等公共场所配置AED。但显然,对提升公共急救效率来说,硬件配置只是其中一个环节,政策法规的配套、人员培训等都需要“一揽子”推进。
应该如何有效提升公共急救效率?杨杰孚提出了4点建议:
第一,增加AED数量,在各重要场所合理布局。
杨杰孚认为,由于AED本身价格较贵,因此国家要增加投入,有条件的单位自己购买、结合社团及企业捐赠。此外,加强AED国产化进程,努力逐渐实现AED全部国产化,这样能够大大降低AED费用。同时,在重要场所合理布局安置,建议政府在学校、机场、高铁站、汽车站、地铁站、医疗机构、体育场馆、大型超市、百货商场、影剧院、游乐场等人口密集、流动量大的场所优先配置AED,并配以重要标志,让大家更容易发现。
第二,医疗相关学会、协会(如中国急救学会,中国医师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等)联合制定统一的AED配置使用标准、使用流程、管理标准、管理流程,并加强培训。
杨杰孚认为,首先在安放AED的单位,对所有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同时结合心肺复苏抢救基本步骤的培训,达到人人掌握使用AED及心肺复苏操作。其次对广大老百姓的培训,逐步做到全民掌握心肺复苏及熟练地使用AED。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第一目击者首先实施抢救的目的。
第三,出台相关的免责法律,保护救治者。
杨杰孚称,由于心脏骤停导致的死亡率很高,即使在4-6分钟之内实施正确的急救,死亡率也高达50%,因此必须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对救治者和其施救行为予以保障,以打消救治者的后顾之忧。
“这一点非常重要,能使大家会用且敢用AED。同时,要大力宣传及表彰施救者,不论抢救成功与否都应当表彰,并适当给予物资奖励,这样才能让越来越多的人在他人遭遇突发疾病时能够坦然伸出援手。”
杨杰孚表示。
第四,提高AED知晓率,普及急救意识。
杨杰孚称,有调查显示,人们对AED的知晓率低,许多市民不知道AED是什么意思,用来干什么,因此,必须加强这方面的宣传教育,充分利用政府、专业学会,将社区、公共区域和医院形成一个统一整体,真正实现“互联网+医疗”的智能急救,让公众真正可以承担心脏骤停现场急救的重要任务,把握“黄金4分钟”,与120和胸痛中心的专业院前急救做配合,提高心脏骤停患者抢救成功率和生存率,切实保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