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餐饮店,总是给人“两级分化”的固有印象:一种是小而精的“网红餐厅”,打着特色旗号,菜品、管理往往“无迹可寻”;另一种则是小而杂的常规餐馆,脏乱现象屡见不鲜。
那么,如何破题小餐饮的堵点和痛点?今天(3月15日)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义乌正式对外发布了全省首个餐饮地方标准——《小餐饮店经营管理规范》。
据悉,近两年来,义乌市场监管局以苏溪市场监管所为试点,积极探索前瞻性、创新性监管方法,搭建“4D管理”的标准模式,一揽子改变了小餐饮“低、小、散、难转变”的根本问题,让全镇餐饮行业焕然一新,实现小餐饮“化茧成蝶”。2019年12月,“4D管理”标准模式在义乌市推广。
“我们对‘4D管理’模式经验进行了总结,最终上升为小餐饮标准文本。”苏溪市场监管所所长何帆介绍,截至目前,苏溪全镇481家餐饮店已实现标准改造全覆盖,消费投诉同比下降60%。
那么,到底什么是“4D管理”模式?何帆介绍,“4D管理”模式即“整理到位、责任到位、培训到位、执行到位”。
乍一看只有简单的十六字,但其实包含的内容却很多也很细致。比如整理到位,会对照“清、分、定、统”四字诀要求,对厨房开展“搬家式”大扫除,对硬件设施进行提升改造:“清”环境卫生,即做到整体清爽整洁有序,并于每月25日开展彻底大扫除;“分”必需品,即做到分类分区分颜色,实施色标管控;“定”现场物料,即做到按加工程序定名、定量、定位摆放;“统”公示墙,即做到证照公示、消毒记录、索证索票、健康证明等信息统一格式集中公示。
记者注意到,《小餐饮店经营管理规范》不仅对从小餐饮企业的场所规范、准入规范、人员规范、食材规范、设施规范、文明规范入手,还制作小餐饮视频宣传片、绘制餐饮服务手册,通过“苏小白”这个卡通形象,用最通俗的语言为小餐饮经营者解析从业标准,促进小餐饮行业的健康、持续转型发展。
“具体来说,我们会协助经营户将不需要的东西进行整理清除,像后厨里的空纸箱、矿泉水瓶等;为了达到‘30秒内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的目的,我们帮助经营户对物品摆放进行了规范,调味品、刀具、抹布甚至冰箱里的物品都指定了固定的位置,而且考虑到食品卫生和安全,刀具、砧板等生熟分开使用。”何帆说。
据悉,为打造餐饮监管新格局,义乌市各镇街成立食品安全突击队,建立日常检查、突击抽查、部门严查的工作机制,突击队将检查中发现的食品安全隐患通过“党建+单元”上报,执法人员第一时间前往处理,将隐患遏制在萌芽。目前,义乌全市成立了18支巡查突击队,编织了一张食品安全监管大网。其中,由苏溪市场监管所、苏溪镇城市管理大队等单位12名工作人员组成的毅行食品安全突击队,截至目前查摆食品安全风险隐患124处,责令整顿餐饮店53家。
另外,义乌市依托食安指数APP,采取“线上引导自查+线下及时整改”模式,餐饮单位通过手机端操作完成食品自改自查,APP实现整改情况在线反馈,对每家餐饮单位赋予食品安全指数,并根据指数情况引导餐饮单位自律整改。
目前,义乌市已有10309家餐饮单位入驻食安指数,自改自查完成率达到90%以上,平均指数稳步提升。
接下来,义乌市将提升考核机制,落实属地责任,提升企业自律能力,发挥行业主观能动,发动社会力量组建监督队伍,构建以“政府管理为基础、部门监管为主导、企业自律为主体、社会监督为重点”的食品安全监管新机制,实现监管效用优势互补,促进餐饮食品安全监管向多方主体参与的社会治理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