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市面销售的鞋靴产品,不少宣称有消臭、抗菌、透气等功能,但实际效果如何呢?2021年12月20日,广东省标准化协会发布《鞋靴功能性技术要求》团体标准,规范消臭、抗菌、透气等9类功能性鞋靴产品的功能指标,将促使这些功能性鞋靴产品名至实归,提升品质水平。
该标准由广州检验检测认证集团有限公司联合相关企业共同起草。
随着国内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脚上穿的鞋靴不仅在外形、保护功能、耐用性方面有较高要求,产品的功能性也逐渐成为消费者选购产品的重要考虑因素。例如鞋靴的消臭功能方面,由于足部分泌大量汗液和脱落皮脂皮屑,加上鞋腔衬里大多采用天然纤维制作,共同为细菌类、霉菌和酵母菌等细菌生长繁殖提供了养分,再加上鞋腔的高湿度和高温度,使鞋腔成了一个容易导致细菌高速繁殖的环境。据技术机构调查测算,在穿鞋者大量出汗的情况下,鞋腔里的细菌每10min数量增加一倍。微生物在短时间内催化代谢产物,分解出各种低级脂肪酸和胺类等有臭味的挥发性化合物,加上微生物本身的分泌物和其死骸腐烂,释放出令人恶心的臭味,影响环境卫生,也容易引起脚气、脚癣等脚病的发生。市场调查结果表明,10岁以上人群中无脚臭者占1%,轻微脚臭者占33%,恶性脚臭者占48%,湿性脚臭者占7%,病态脚臭者占5%,含有细菌率占100%,脚臭可以说是一种普遍现象。由此可见,鞋靴消臭是一项很重要的功能。在当下市场上,无论是实体店铺还是网络销售的鞋靴,很多以宣称具有消臭、抗菌、透气等功能作为卖点,消费者也因为被这些功能吸引而购买。但这些功能有效程度如何、有无虚假宣传、有没有相应的考核方法、如何科学地评价产品的功能性,这些都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与鞋靴功能性相关的检测标准主要包括产品标准和方法标准。目前国内外没有专门的功能性鞋靴产品标准,一些鞋靴功能性在一些鞋类产品标准中有提及,但大部分没有具体指标要求或仅有某一两项要求,且功能性的测试方法标准不全,有些功能性没有测试方法,有些测试方法评估不全面。这些诸多因素导致出现“功能性鞋靴”名实不符甚至只把“功能”作为宣传的噱头等现象。有鉴于此,制定统一规范的功能性鞋靴技术要求标准,为企业生产、消费者购买和政府监管提供参考和依据,已是刻不容缓之事。
广东省标准化协会发布的该项团标,从市场需求出发,选取功能性鞋靴中市场占有较大的防滑、防水、减震、保暖、透气、抗菌、防霉、消臭、耐老化9类功能产品,逐项确定其功能核心技术指标和检验检测方法。其中,凡是国标、行标已有相关规定的,采用国标、行标中的要求或调整为高于国标、行标要求;凡已有国标、行标但未完善的,予以补充完善;凡国标行、标未有规定的,经测试验证和征求意见协商,确定合适指标。例如,防滑功能方面,因关系穿着者人身安全,特别是对于老年人和儿童群体至关重要,但目前国内外相关标准均从成鞋或底材摩擦系数来表征鞋底防滑性能的好坏,仅考核在水平路面的防滑情况,对于在一定坡度路面条件下的情况均未有考核。团标优化了测试办法,采用水平路面条件下的客观摩擦系数法和在一定坡度条件下的斜面行走法综合测试评估。同时,提高了指标要求。除增加要求受试者在倾角为250的干态钢化玻璃斜坡上,上、下行走应无打滑或滑移;在倾角为100的湿态(三级水)钢化玻璃上,上、下行走无打滑或滑移外,要求动摩擦系数干态≥0.60,湿态(三级水)≥0.40,优于相关国家标准和ISO/TR 20880:2006《鞋部件质量要求-外底》的要求,达国际先进水平。又如,防水功能方面。目前国内外鞋类防水性能测试均主要测试在地面有水环境下行走(鞋子弯曲)时鞋靴透水情况,指标要求参差不一,如GB 21148-2020《足部防护安全鞋》和ISO
20345:2011《个人防护装备安全鞋》均规定鞋子弯曲4800次后鞋内透水面积不超过3cm2,而QB/T 4548-2013《高尔夫球鞋》和QB/T 4553-2013《轻型登山鞋》则规定鞋子弯曲10000次后无透水。该团标就高确定防水功能鞋的指标要求为弯曲10000次无透水。再如消臭功能方面,根据业界关于脚臭味的主要成分是氨气、醋酸、异戊酸的共识,团标确定消臭功能指标要求为:氨气浓度减少率≥80%, 醋酸浓度减少率≥90%,异戊酸浓度减少率≥85%。据介绍,达到这些要求的产品,基本消除了脚臭味。透气功能方面,该团标创新性地把吸湿和透气合并一起综合评价,改进了评价方法,并确定了合适的评价指标,以更好地保证透气功能的实现。
产品标准的核心技术指标,决定着产品品质的优劣。专家组评审认为,该团标对功能性鞋靴产品的核心技术指标作出规定,既有先进性又有适用性,为鞋靴功能的实现和优化提供评价依据和技术支撑,对鞋靴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