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通行效率,保障信息安全,昨天,围绕“灵锡数字哨兵”等疫情防控数字化装备的管理,无锡发布实施了国内首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扫码设备数据应用管理规范》。这是继《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采样小屋管理规范》后,无锡发布的又一个国内首个关于疫情防控的地方标准。
进一步加强对复杂场所人员流动的精准防控和动态管理,3月以来,无锡积极推广多功能“门铃码”,以数字化助力疫情防控。目前,全市累计超过32.3万家单位、场所申请场所码,超过750万市民申请个人码,累计发生超过4亿次通行码扫码核验,保障了全市有序复工复产。特别是4月中旬上线的“数字哨兵”,集成了显示“单位门铃码”“个人门铃码”反向扫码、体温测量、健康码核验、核酸检测核验等多项功能。一旦出现人员体温异常、未戴口罩、红黄码等异常状态,还会主动进行报警,提醒现场管理人员及时处置、上报,有效提升了疫情监测预警和应急反应能力。
为解决扫码过程中部分环节存在的人力成本较高、通过效率需要提高等问题,市大数据管理局、市城运中心、灵锡互联网(无锡)有限公司共同起草了管理标准,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扫码设备数据应用的应用场所、对接要求、数据使用和信息安全管理要求等进行明确规范。
按照《管理规范》,扫码设备应用场所主要设在公共交通部位、企事业单位、人员密集公共场所和居民小区(村)等地。扫码设备通过扫描通行码或个人证件,向服务平台发送设备身份认证信息、查询信息,服务平台确认扫码设备身份后,直接向扫码设备以“可”或“否”反馈通行意见:“可”代表“绿码”或“不在管控清单中”;“否”代表对象黄码、红码、在管控清单中禁止通行,通行码无效,无苏康码或14天未更新等。这样,核验过程无需工作人员引导辅助,显著提升人员通行效率。
至于大家关注的信息安全,《管理规范》明确,扫码过程中不应进行指纹、人脸等生物信息的收集、使用和存储,采集的数据由法定管理的职能部门存储,并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及时归集至市级数据中心。商家等第三方接触不到这些数据。
无锡市市场监管局标准处人士介绍,和4月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采样小屋管理规范》情况相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扫码设备数据应用管理规范》从提出到发布实施亦不超过15天。一个月左右接连发布两项全国首个地方标准,充分体现了标准化助力疫情防控的“无锡速度”和将精准有效的措施与科学严谨的管理充分结合的防疫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