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到2035年我国要建成“文化强国”。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白酒是世界六大蒸馏酒之一。中国白酒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化张力十分巨大,涉及到陶瓷、诗词、楹联、书法、绘画、戏曲、武术、雕塑、设计、音乐等几十种文化艺术门类。积极推广中国白酒文化走向世界,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谓一举多得。但是,中国白酒走向国际化,长期以来困难重重,进展缓慢。对此,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带来了“关于推动中国白酒国际标准制订,支持中华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提案”。
孙宝国表示,中国白酒国际化问题,长期以来困难重重,进展缓慢。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白酒商品累计出口白酒数量1.64万千升,仅占当年国内白酒产量的0.24%。从出口国家来看,中国白酒出口还是以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为主,且消费人群多为华侨华裔,欧美市场上的白酒不仅种类少,数量也偏少,中国白酒并未真正被国际主流市场认可。这其中既有缺乏顶层设计和国家平台大力支持,也有贸易地位不对等,政策关卡等原因。
目前,国内白酒开拓海外市场,仅在少数企业和行业协会进行探索和尝试,企业个体的单打独斗,缺乏战略规划和整体部署,造成白酒国际化过程中难以形成合力,效果不甚理想。世界主要的烈酒生产国如美国、法国、英国和日本等都设有专门鼓励本国烈酒出口的部门和机构,并配套相关海外推广鼓励政策。如法国“勃艮第葡萄酒产区的气候”申报世界遗产,动用了包括政府、行业、企业等共6.4万位从业人员共同努力,直到申遗成功。中国白酒若想广泛参与国际竞争和提升话语权,需从国家层面予以关注,举全国之力系统推进。
推广白酒国际化,建立符合国际贸易要求的全系列标准是必须完成的基础工作。国外许多国家要求对进口酒类产品的含有物质进行理化分析,中国白酒是开放式生产,使用自然微生物富集的方式制成曲药,发酵工艺复杂,原料种类多,形成酒体风味物质种类繁多。由于缺乏翔实的数据,因而与当地法律法规不相符而被拒之门外。
在国内,酒被当作普通食品来监管,而在欧美很多国家和地区,烈酒甚至其他饮料酒被划分为特殊食品。标准划分的不同造成的中国白酒到国外的关税和国外的酒到中国来的关税严重不对等。牵涉到关税等法律法规的时候,白酒无法像其他商品那样在WTO框架下通过多边谈判来解决,而是要进行双边谈判,亟需国家层面的贸易谈判来解决。
中国白酒是可以肩负中华民族产业的最重要符号,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优秀载体,孙宝国建议:
一是鼓励中国白酒酿造技艺申遗。通过鼓励中国白酒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技艺到记忆,从内部到外部,从国家到世界,推动中国文化在全世界范围的传播和继承,显著提高中国白酒文化的国际地位与认可度。
二是支持构建适应国际贸易的白酒标准体系。规划与建设与国际接轨的、完整的、安全的标准化体系,形成国际认可的中国白酒国际标准,使中国白酒获得合理的分类和身份定义,获得法律意义上的产品地位,在国际上与同类产品展开公平竞争。
三是加大政策支持,建立切实可行的对外合作机制。积极推动国家层面贸易谈判,争取贸易条件平等,税收平等,搭建标准、文化、商务、海关、出入境检验、行业协会等多部门参与的平台,制定一系列的白酒出口优惠政策,助力中国白酒走向世界。
四是多渠道助力中国白酒海外推广。在驻外使领馆、中资机构以及各政府部门的国际交流中使用包括白酒在内的中国传统民族文化产品,多渠道助力中国白酒文化的海外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