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标准编号及标准名称
标准编号:GB/T 43580-2023
标准名称:区块链和分布式记账技术 存证通用服务指南
二、标准制定背景
近年来,在政策、法律、技术、市场等多方推动下,区块链技术加速脱虚向实,总体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区块链标准建设对我国形成数字经济产业生态、提升行业治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区块链存证是基于区块链技术实现多节点共识的电子数据存证,能够保证链上电子数据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基于共识机制,与中心化系统相比,区块链存证采用多方证明的方式,电子数据存证信息一旦上链则不可篡改,从而更加真实可信。基于跨链技术,区块链存证能进一步确保电子数据信息的可信共享,提升业务协同效率。
随着区块链技术尤其是联盟链技术的发展,区块链存证已被广泛应用于包括司法取证、版权确权、商品溯源、供应链金融、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在内的各个领域。根据最高人民法院于2018年9月7日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互联网审理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一条,“当事人提交的电子数据,通过电子签名、可信时间戳、哈希值校验、区块链等证据收集、固定和防篡改的技术手段或者通过电子取证存证平台认证,能够证明其真实性的,互联网法院应当确认”。
但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区块链存证应用存在信息上链过程不规范、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导致所存证电子数据的有效性尚未得到普遍性认可,亟需统一标准以规范区块链存证应用体系建设。
三、标准主要内容
本标准包含10个章节,从存证应用的实际业务需求出发,分别规定了区块链存证有效性原则、区块链存证相关方以及区块链存证关键过程。其中:
第4章给出了区块链存证应用模型包含有效性原则、业务相关方和区块链存证关键过程;第5章明确了区块链存证业务相关方与系统支持相关方两类区块链存证相关方角色;第6章给出了区块链有效性原则,在相关方的有效性、电子数据存取的有效性、存证时间的有效性以及存证核验的有效性等四个方面给出了要求;第7章给出了区块链存证的七大关键步骤,包括存证应用开发、电子数据预处理、电子数据签名、电子数据上链、链上存证数据公示和查询、链上存证数据提取和链上存证数据验证等;第8章从区块链存证电子数据的格式、内容等方面给予指导;第9章从存证前、存证中存证过程宜具备的要素等方面给予指导;第10章从存证服务平台的系统安全、存储安全、传输安全、可信指南、隐私保护、数据检索、监管等方面给予指导。
在本标准的制定过程中,在术语等方面,规范应用了以下已有的信息技术相关标准,包括《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 22239-2019、《信息安全技术 术语》GB/T 25069-2010、《信息技术 云计算 参考架构》GB/T 32399-2015、《信息安全技术 个人信息安全规范》GB/T 35273-2017、《区块链和分布式记账技术-术语》ISO 22739-2020等。
四、标准实施意义
总体来看,本标准为各行业使用区块链存证技术提供了通用服务指南,规范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电子数据存证过程,对于指导组织或机构建立、实施和改进区块链存证应用体系,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标准主要为以下应用场景提供参考:
l 计划使用区块链存证技术的相关应用;
l 计划建设或实施和改进区块链存证系统的相关组织和机构;
l 采用了区块链存证技术需要进行行业监管与治理的组织和机构。
为了验证《区块链和分布式账本技术
存证通用服务指南》的适应性和可行性,早在2019年1月,安妮股份组织版权区块链联盟内部会议,对标准进行了宣贯(标准最早草稿基于中国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发展论坛的团体标准)。2020年7月29日,在第四届中国区块链开发大赛上介绍了本标准的工作;2020年9月29日,在南昌区块链大会对标准进行介绍推广等,多渠道多方式的宣讲及推广,促进了各相关方对标准内容的理解和相关企业对产品质量安全与品质管控的重视,有效推动了标准的实施。
基于该标准,目前已经开展了多项实践,包括中央网信办“区块链+版权”创新应用试点、版权家综合服务平台、国家版权创新发展基地前海版权公共服务平台、深圳市知识产权金融公共服务平台等。
通过促进区块链行业技术研发,结合区块链相关标准,实现标准固化创新成果,提高产业发展的综合竞争能力,为加快产业化进程奠定技术基础。
相关链接:国家标准公告 2023年第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