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各类标准
已达3000多项,基本建立适合中医药发展标准
体系框架
以高标准
引领中医药“走出去”
日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医药标准
化行动计划(2024—2026年)》及中医药标准
化工作进展。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我国已有中医药各类标准
3000多项,适合我国中医药发展的标准
体系框架已基本建立。
持续优化中医药标准
结构
“中医药标准
化是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工作,是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技术支撑,是推进中医药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制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政策法规与监督司司长朱桂表示,“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遵循符合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形成了以中医药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
、地方标准
、团体标准
及中医药国际标准
为主要内容的标准
体系。可以说,适合我国中医药发展的标准
体系框架已基本建立。”
一方面,中医药标准
化工作近年来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对中医药标准
化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坚持问题导向,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
为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近期印发了《中医药标准
化行动计划(2024—2026年)》,提出了推动中医药标准
化高质量发展的系列创新性举措——优化中医药标准
体系总体布局、加强重点领域中医药标准
供给、推动中医药标准
与科技创新互动发展、推进中医药标准
国际化、深化中医药标准
化改革创新、夯实中医药标准
化发展基础。
标准
决定质量,有什么样的标准
就有什么样的质量,只有高标准
才有高质量。“要更加注重高质量标准
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技术支撑作用,以高标准
来助力高技术创新、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国医大师、全国中医标准
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张伯礼院士说,“我们各级各类标准
已经有3000多项,内容包括中医药方方面面,基本架构已经达成了,下一步就转向要完善标准
体系的框架,持续优化中医药标准
结构,提升高质量标准
的供给效率。”
张伯礼表示,要加大对中医药标准
的制修订力度。“标准
也要与时俱进,有的标准
可能一年两年就得修订。”他说,“特别是现在互联网、大数据、AI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很快,我们在标准
的制定上应该借鉴、为我所用,把中医药的标准
制定和数字化技术深度融合。”
中医标准
化与“三因制宜”
中医药标准
化工作的意义深远。
朱桂表示,推动中医药标准
化高质量发展,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保障中医药质量,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的中医药服务;有利于中医药学术发展,发挥中医药优势,突出中医药特色,整体提升中医药学术水平;有利于加强中医药的规范管理,提高中医药管理水平,提高管理效率;有利于促进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更好助力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建设。
“标准
制定的目的在于应用,标准
制定得好不好、科不科学,需要在具体实践中接受检验。”朱桂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逐步建立并完善中医药标准
推广与实施机制,发布中医药标准
同步出台标准
实施方案和释义,加强标准
的宣讲、效果评价等工作,促进中医药标准
的有效实施。
比如,《经穴名称与定位》《腧穴定位图》《针灸学通用术语》《针灸技术操作规范》被广泛应用中医药教材中,并被翻译成俄文等外文版;首个ISO中医药标准
《一次性使用无菌针灸针》,让全球对针灸针质量控制有了统一标准
,带动了中医药产品、技术、服务“走出去”。
中医药讲究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原则,中医药标准
化似乎与之相悖。对此,张伯礼表示:“‘三因制宜’是中医药本身的学术特点,也是临床救治的经验,讲究的辨证施治、个别化诊疗。但从大量的临床实践当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共性的认识、特征和规范。”
张伯礼举例说,在《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针灸甲乙经》《本草纲目》等古代医书中,有很多中医药技术方法的标准
化的记载。
“例如舌诊、脉诊,例如药物采集的季节、时期等,都是有规律的,都是把大家共识的经验总结出来,所以中医药的标准
化是有基础的。”张伯礼说,“当然,古代是根据临床实践慢慢形成的共识,跟现在建立的各种标准
,在方法上不完全一致。我们现在建立标准
和方法需要经过文献调研、临床调查、专家讨论,最后制定出一个初步框架,专家再寻求共识,最后再评价,是非常严肃的科研工作,时间快点也得需要一年的时间。”
规范世界中医药教育
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统计,中医药已经传播至世界196个国家和地区;中医药内容纳入16个自由贸易协定,建设了31个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中医针灸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黄帝内经》和《本草纲目》被列入“世界记忆名录”……
近年来,与中医药国际化程度持续提升同步,中医药标准
国际化工作也取得重大进展,并为中医药“走出去”提供强大助力。“我们的标准
要推动中医药走向国际,中医药走向国际要靠标准
来引领。”张伯礼说。
2009年,针对中医药标准
化领域的国际需求和竞争,在国家标准
化管理委员会的全力支持与配合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动议并促成国际标准
化组织(ISO)成立了中医药技术委员会,中国承担秘书处的工作。“目前,国际标准
化组织中医药技术委员会(ISO/TC249)有23个积极成员和23个观察成员,下设2个顾问组和6个联合工作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司长吴振斗说,“在各国专家的共同努力下,ISO/TC249目前已经发布了112项中医药国际标准
。”
同时,中国支持其他国际组织制定中医药国际标准
。据吴振斗介绍,目前世界中联已经颁布中医药名词术语、临床技术标准
、教育和健康旅游等143项国际组织标准
,世界针联也连续发布了25项涵盖指南类、技术类和管理类等的中医针灸国际标准
。“这两个组织也已经成为ISO/TC249的A级联络机构,活跃在中医药标准
化工作前沿。”他说。
此外,针对全球各类学校使用的中医药教材标准
不统一的问题,“我们编纂了教学大纲,组织海内外专家编写了13本中医药核心教材,作为标准
引领,有利于规范世界中医药教育。”张伯礼说,“这套标准
现已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使用,保证了全世界中医药培养的人才是合格的,推动了中医药在全球健康可持续发展。”(记者
熊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