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监会日前宣布,今年起,中国保险业将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行业标准条款制定工作。“标准”意味着今后所有的保险产品条款必须以规定的格式来表述,这将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保监会此举,是想帮助消费者理解保险产品,然而也有公司担心,千篇一律的条款,会使保险产品雷同而失去个性。
赞成方:条款标准化可以减少纠纷
按照保监会的部署,人身险产品将率先以标准条款进行规范,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将牵头成立专项工作委员会,从与消费者关系最紧密的产品入手,制定“行业示范条款”或“标准条款”。
据介绍,保单标准化可以有三方面的好处。首先是标准化保单使用的语言更加规范,条款的含义明确,更容易被律师、法庭、保险业务人员和投保人理解和接受,可以减少法律纠纷;可以防止保险公司或保险代理机构滥用保单或利用保单进行欺诈;保险费率也可能因此降低,因为这种保单的费率测算成本低,费率计算的统计数据来源广泛,更加满足大数法则的要求,费率会更加准确。
标准化条款有利于消费者理解产品,防止‘霸王条款’的出现,保护保险消费者利益。”江苏保协的专家昨天表示。据了解,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台湾地区就已对寿险和意外伤害保险当中一些最基本的条款实施了标准化,当人们需要了解新的保单时,只要与标准化的条款一比较就能一目了然。
反对方:保险产品可能失去个性
“条款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会导致保险产品的雷同。”我省一家外资寿险公司的人士昨天表示出自己的担心,“如果各家公司拿出来的保险产品都是千篇一律的,那消费者也没什么选择的了。”
他认为,简单的保险产品可以实行标准化,比如意外伤害保险,内涵、责任等简单明了,现在各家公司的产品也没有多大差异。一些复杂的产品就是体现各家公司个性的时候了,比如重大疾病保险,保多少种疾病?有没有分红?一次性赔付还是分疾病种类分次赔付?市场的产品很多,如果一定要制定一个标准出来,产品成为一个面孔,消费者反而失去了选择。
消费者:买保险更看重理赔服务
对此,中央财经大学的郝演苏认为,条款标准化与产品的个性化并非矛盾,保险产品除了主要功能方面的标准化之外,在附加条款上可以体现各公司的个性与创新。而且和创新相比,规范化更为重要。
买了保险就是关心如何赔!在推行保单标准化的时候,保险消费者显然对保险附加值问题更感兴趣——现在保险行业出现的纠纷,其实有很多与产品本身无关,而是埋藏在售前售后:在卖保险时,代理人有意无意地误导,造成消费者对产品理解度不够;出险理赔时,保险公司又百般刁难,能不赔则不赔,更引起不满。
有关专家表示,消费者购买保险所获得的是一个承诺,一个对于将来获取保险金的承诺。现在要将这个保险承诺标准化,也许意味着各家公司能够提供的承诺以后差别不大了,但保险产品的附加值仍会出现千差万别。保险公司应该在保险产品的附加值,即售前和售后理赔服务上下功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