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推进国内企业自主创新,信息产业部一直高度重视标准制定工作。标准制定主管部门信息产业部科学技术司积极稳妥地推进标准制定工作的体制改革,走出了一条坚持以企业为主体,自主研发制定电子信息产业标准的探索之路。
在制定标准过程中,重视标准支撑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的实际能力和应用效果,同时积极开展国内外标准化交流与合作,成效突出。
信息产业部科学技术司副司长韩俊在2006年电子信息产业重点工作通报会上再次强调:“加快实施标准战略,支撑产业自主创新与发展。”
建立企业为主体的开放式制定体系
电子信息产业标准化工作建立了以企业为主体,开放式的组建标准工作组来制定相关标准的新型工作模式。这种工作模式不仅充分体现了公平、公正、透明和协商一致的标准化宗旨,更是以此调动了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在标准制定过程中,也强调标准制定与产业发展良性互动,与自主创新有效结合。自主制定就是要以产业实际需求为主导制定电子信息技术标准,并且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制定,积极争取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标准变成国际标准。
为推进标准制定工作,科学技术司在围绕重点产业和市场热点方面建立了30个标准工作组。截止到2005年12月底,所有参加工作组的单位共有828家,企业有638家,其他单位190家,企业占工作组参加单位总数的77%。这些数字充分体现了以企业为主体制定标准的组织结构正逐步趋于合理,行业标准化工作队伍不断壮大。
2005年,电子信息产业标准申请正在研究和制定项目达到了137项。这些技术标准及时启动制定、适时批准发布,有力地支撑了相关产业政策的制定、实施,很好地体现出了自主创新、标准先行的理念。
与此同时,为配合国家和部门的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科学技术司还及时启动了电子产品污染控制、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绿色能源等标准体系和相关标准的研究制定。这些综合标准体系的研究与制定为技术法规的制定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依据,切实体现了电子信息产业标准化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角色和地位。
一些重大技术标准的制定,还在客观上鼓励了国内企业积极申请专利。
机制改革优化标准制定环境
为优化标准制定环境,科学技术司积极稳妥地推进电子信息产业标准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进一步强化对标准工作组的科学管理,着力推进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中电标协)的改革进程,使之尽快承担起市场经济条件下电子信息产业标准化中介组织的任务和要求。
同时在配合国家《标准化法》修订的基础上,按照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要求,完善电子信息产业标准化工作的部分规章,优化了适应新的运行机制的标准制、修订程序。这些规章的制、修订,将有力推动行业标准化法规建设,为电子信息产业标准化活动提供制度保障。
在制定以AVS、闪联、家庭网络、数字电视、WAPI等一批为代表的涉及自主创新和产业发展的重大技术标准时,增强了各个层面的协调力度。初步建立了国家相关部委协同、部内相关司局联动、有关省市主管部门互促的齐推共助的和谐机制。这是标准制定机制创新收获的又一成果。与此同时,在标准制定过程中重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充分发挥地方优势,与省市一道共同推进标准研究和典型应用试点工作。[NextPage]
互利共赢 加强交流合作
交流产生共识,共识催生标准。科学技术司积极通过设立研讨会、论坛等多种形式推进各个层面的交流合作。
“中美信息通信技术(ICT)标准及符合性评定研讨会”,为各级信息产业主管部门、运营企业和制造企业了解ICT产品国际标准体系和符合性评定与监管,以及我国信息产业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的战略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中美全球信息通信技术标准化对话”,为全球信息通信技术企业和标准制定者分享信息和开展对话合作提供平台,为国内企业参与全球标准化活动提供有益的帮助。
特别是在2005年7月,为了落实中共中央台办与中国国民党大陆参访团达成的促进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的共识,在国台办的指导下,中电标协、中通标协与台湾华聚产业共同标准推动基金会成功举办了“海峡两岸信息产业技术标准论坛”,在平板显示、AVS、移动存储标准等方面达成了共识。双方表示将在产业联盟的建立、技术标准的研究、测试平台的研发与建立、芯片开发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这是海峡两岸第一次携手建立电子信息产业技术标准交流合作平台,将为两岸信息产业的下一步合作奠定基础。
影响和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工作力度进一步得到加大。2005年科学技术司向IEC和ISO/IEC JTC1申报各领域专家20多人,是2003年和2004年申报专家总和的5倍;派出参加国际标准化会议85人次,分别比2003年和2004年增加14和24人次;答复国际标准化文件1002份,答复率98.8%,比2003年98.2%和2004年92.8%的答复率有所增长;在继续推进2002年以来的7项国际标准提案基础上,又向IEC和ISO/IEC JTC1提交了3项国际标准提案。
我国的平板显示技术、射频连接器、中文信息处理标准提案已被国际标准组织正式采纳。这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标志着中国也有能力主导国际标准的制定。
继续开展重大技术标准研究
2006年,科学技术司将在我国信息产业由大到强,整体发展的环境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大力支持自主创新,继续完善体制机制,在新起点上谋划新发展,推动电子信息产业标准化事业全面和谐发展。
首先,继续深化电子信息产业标准化运行机制改革,继续实施并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标准形成机制。在技术标准的制定中采取积极稳妥的工作方针,将更加着力强化各部门的协同、各司局的联动、与地方主管联手,把和谐互促的机制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第二,重点鼓励和支持国内骨干企业在自主创新成果和利益共享的基础上,以我为主制定技术标准。强化标准制定与自主创新紧密结合、与产业发展良性互动、与知识产权合理处置、与试验验证充分结合、与应用推广统筹部署,把握标准的出台与产业化准备衔接的时机。紧密结合信息产业部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十一五”规划,继续做好数字音视频、电子标签、数字电视、集成电路IP核、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等23个重点领域关键标准和对产业产生重大影响的重要技术标准的研究和制定。
第三,进一步疏通和拓宽国家专项资金渠道,并以此带动地方政府和企业对标准化经费的投入,以期形成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率的标准制定资金保障体系,用以支持一些基础的、对产业具有重大影响的技术标准制定。
第四,结合地区特点,发挥地方比较优势,与省市地区主管部门联手协力互促技术标准的区域典型推广应用。
第五,从战略高度谋划电子信息产业国际标准化的活动,加强我国企业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能力和水平。鼓励、引导和支持国内有实力和有条件的企业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的技术标准变为国际标准,在国际标准组织和国外标准机构这一高起点上实质性参与并影响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制定,提高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标准化的国际影响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