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临近,记者调查发现———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即将来临,市场上的粽子也开始热销起来。去年国家首次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行业标准-粽子》(以下简称“标准”)在我市是否真正得到贯彻落实,粽子是否符合卫生要求呢?昨日,记者走访了市区多家超市、农贸市场、小摊点、肉粽店。
该《标准》规定,粽叶不得使用有毒有害物质处理,不能出现“三无”粽子。销售时的包装必须完整、封口牢固、不容易散,没有包装的速冻粽子不能销售。对粽子的摆放不能和墙面、地面接触,要有20厘米以上的间隔。糯米、肉类、豆类和海鲜等粽子的原辅材料除了界定各种卫生指标外,首次按生产工艺和保鲜方式将粽子分类,要求对不同类粽子的包装方法、标志和产品标签以及贮存方式进行不同的处理。
然而,记者调查发现,由于该标准不具备强制性,因此多数商家并未实施。不少粽子基本上没有标签,加工场所达不到卫生要求。
加工存放:卫生问题较突出
记者走访西街一些肉粽店发现,粽子基本上用棉绳捆绑放到锅里煮,情况较好,但不少店家在加工场所把大量煮好的粽子随便堆放。
在东街一家肉粽店,不少煮好的粽子堆放在墙壁边,粽子的摆放离墙面还不到20厘米,粽子旁一纸板因粘水而变得潮湿。
而在西街的一家小店里,离盛粽子的塑料筐不远的地面是一个污水的总入口,菜市场的污水通过污水渠流到这里,污水入口处的井盖已被污水染成黑色。
包装:塑料绳仍在使用
尽管大多数人知道把塑料绳放到锅里煮会产生一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但仍有不少商家使用塑料绳。
在西街菜市场入口处的一家兼营粽子的小店,记者看到不少煮好的粽子放在塑料筐里,粽子用白色的塑料绳捆绑着,有些粽子的粽叶裹得不太严实,里面的糯米清晰可见,几只苍蝇落在上面。
在该街的另外一家小摊点,记者看到该小摊点捆绑粽子的绳子几乎用塑料绳,颜色则有红、白两种。
标签:“三无”产品居多
5月27日上午11时左右,记者来到西街菜市场,该菜市场的入口处及出口处有三四位小摊主不断地向顾客兜售粽子。他们所出售的粽子几乎都只有粽叶包装,没有标签、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据了解,他们都没有营业执照,是趁端午节快到之机卖起了粽子。
在中山北路的一家超市,该超市的冷藏粽子有不少种类,每一种类的粽子只有一个标签,标签上只有产品的名称,却不见生产厂家、地址、生产日期、保质期等详细的产品说明。
在其他的一些超市,记者也发现了类似的情况。
提醒:三招辨别有毒粽子
据了解,不少消费者对《标准》了解甚少,购买粽子时并没有查看标签,了解生产日期等。
为此,中消协在消费警示中指出,三种方法可辨别包装有毒的粽子:看外观,返青粽叶色泽青绿,十分诱人,而正常粽叶应呈现煮后的淡黄色;闻味道,返青粽叶包装的粽子煮后粽叶香味不浓,反有淡淡硫磺味;辨煮水,返青粽叶煮后水变绿,正常粽叶煮后水呈现淡黄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