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品成为市民每日必需消费品 赵永峰 摄
7月28日刚刚落幕的“中国乳品产业健康发展研讨会”透出消息:《生鲜牛乳收购标准》修订版已经定稿。这意味着“无抗奶”已从昔日的一种概念变为国家强制标准。记者2日就此采访了云南乳企及相关部门,已有企业按《标准》检验奶源基地,关闭不合格收奶点等。业内人士认为,《生鲜牛乳收购标准》修订版保证奶品安全,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是好事一件,但现阶段执行起来却是困难重重。与此同时,“无抗奶”的推行也折射出企业、养殖户、消费者之间的利益博弈。
企业出招支持无抗奶
大理东亚乳业副总刘子龙告诉记者,东亚在7月10日已花费近10万元购进检测抗生素的仪器及大批耗材,并开始对公司所属的40多个收奶点进行检查,在30天的检查期内,有3个原料奶含抗生素的不合格收奶点已被关闭。
据雪兰牛奶有限责任公司副总马彦介绍,目前雪兰对奶源管理非常严格,一个养殖场如果不合格奶一个月内出现3次,场长将被马上撤职。对生产出不合格奶的农户,每公斤收购价降低1角,以经济手段来提高农民意识。因为执行国家要求的防疫计划给奶牛打针,也出现部分“含抗奶”,雪兰采取轮流分片防疫,打了针的奶牛暂不挤奶。
新标准助推云南乳业洗牌
对即将执行的《生鲜牛乳收购标准》修订版,业内人士大多认为真要执行起来困难重重,如果真的执行了,势必将助推云南乳业的全面洗牌。
“在云南执行这个标准相当够戗。”东亚乳业副总刘子龙表明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目前云南13个乳业品牌的60多个品种,含抗产品比例很大,如果真的执行起标准,很多企业就会因为产品不过关导致关闭。
云南多喝乳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林悫认为,《标准》修订版的出台对云南乳业发展将起到促进作用,会“逼迫”企业提高原料奶的管理和质量监控水平,也会促进企业规模化养殖的发展及疫病防治水平的提高。
无抗奶折射各方博弈
《标准》修订版难以执行是所有业内人士的共识。
从政府有关部门统计数据看,云南目前有约12万头奶牛,每天产奶的在10万头左右,但直接纳入到规模化养殖的只占15%,也就是说,农户散养的比率达85%。散养的奶牛无档案、无防疫跟踪,管理及监控都成为难题。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农户在严格按规定为奶牛治病及防疫的意识较差,国家要求的例行防疫在有的地方都无法推行,要让农户安全严格使用抗生素也是一个难题。同时,当出现含抗奶时,目前部分企业采取蒙混过关的态度,而不会坚决地将这些原料奶就地销毁掉,因此增加的生产成本企业无法消化。对农户而言,他们辛苦的成果如果被倒掉,也会影响养奶牛的积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