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的发展原则将是:坚持自主创新、全国统一标准、促进三网融合、带动民族工业
和IPTV一样,手机电视的发展一路上都是伴随着广电系和电信系的争夺。 从第三代移动通讯(3G)名词出现以来,手机电视就是一项被集体看好的3G应用。然而,随着技术的发展,手机电视已经不再局限于通信领域,数字广播电视技术也盯上了手机。
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开通的手机电视业务,采用的都是数字音频广播(Digital Audio Broadcast,DAB)。该标准是2006年5月18日由中国国家广电总局出台《30MHz-3000MHz地面数字音频广播系统技术规范》并于2006年6月1日开始在中国执行的一个行业性标准。
国家广电总局发布欧洲的DAB标准正式成为中国数字广播行业标准,“该标准其实就是为手机电视试点开路,同时也为即将出台的手机电视国家标准做准备。”不少业内厂商已经看出了广电总局的意图。
随后不久,在 “第三届中国数字电视产业高峰论坛”上,广电总局明确给出了手机电视的推进时间表,并成立CMMB工作组以协调中国手机电视标准的准备工作。
广电主导成本上升
“广电推这一技术标准的意思就是要自己一家来做手机电视,以获得手机电视的主导权。”对于广电系力推的StiMi天地一体传输技术,中科院声学所研究员侯自强教授一语道破。
侯教授认为,广电如果单纯采用CMMB标准开发手机电视,将导致运营成本的大幅提升,并有可能难以保证必要的服务质量水平。通过卫星广播方式单独来做手机电视是不适合的。
“由于卫星手机电视工作于S波段,传输的信号穿透力差,需要大量增补转发器来增强和转发数据信号,每隔500米~1000米就需要架设一个增补站。目前只有广电一家运作,未来手机电视要想实现信号覆盖全国,在架设增补站方面的投入成本将是惊人的。”侯自强分析表示。
侯自强建议,广电系统应让电信运营商加入CMMB标准的实施,利用卫星信号和3G基站信号为用户提供高效廉价的手机电视服务。而不是目前广电所设想的:下行由广电来做,上行考虑由电信来做。
市场催动标准
手机电视标准之争,并非空穴来风。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曾剑秋分析认为,手机电视是技术驱动的成果,但技术日渐成熟带来的利益驱动和市场开发,无疑才是标准之争的起源。专家预测,在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推动下,2008年中国手机电视整个产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5000亿元。
事实上,在手机电视业务上,不仅仅是广电部门早已跃跃欲试,在上海等地推出基于DAB的业务预热。移动运营商也是表现积极,从2004年起,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先后推出了基于蜂窝移动网络的手机电视业务试验。2004年5月,中国联通也发布了一项名为“视讯新干线”的手机视频服务。
2005年1月1日,上海移动推出了免费试用手机电视的业务。
紧接着,手机电视业务在湖北开通,成为继广东、上海后第三个开通手机电视业务的省市。而四川移动、苏州移动等各省市的电信部门也纷纷介入电视手机业务。
不过,对手机电视业务的管理,可能存在到底由广电还是信息产业部来负责的问题,包括由谁来颁发手机电视执照等。
“中国百名IT青年精英论坛”上,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娄勤俭坦言这是敏感话题。
娄部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手机上看电视,你说它是电视业务还是电信业务?现在要做的是把该管的管住,让该发展的能够发展起来。”
事实上,早在去年,就传出手机电视国家标准将于今年年中出台的消息。但由于其中夹缠着广电和电信以及广电内部制作和运营之间的利益纠葛,标准出台的时间被一再延迟,各地的手机电视项目都处于小范围试验阶段。
“电信和广电相互渗透的政策坚冰仍未消融,这会给中国手机电视产业发展前景带来阴影。”业内分析师对手机电视标准的出台认为越早越好。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