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有媒体宣称,有关车内空气质量的标准《车内空气污染物浓度限值及测量方法》,将在今年10月公之于众。但是,近日记者从负责参与制定该标准的单位和相关人士那里了解到的信息却并非如此。有关部门明确表示,该标准10月将要出台之说并不属实。
有媒体报道,“从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质检总局了解到,缺失了多年的‘车内空气质量标准’有望在今年10月出台”。然而当记者致电国家环保总局环境标准处(原技术政策与标准处)时,得到的却是这样的回复:此说法并不准确,在标准出台之前,国家环保总局不会透露任何有关信息。现在标准制定的各项工作正在加紧进行,至于何时出台还不确定。
2004年7月中旬,国家环保总局组织有关机构对车内空气污染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并开始启动国家环保标准《车内空气污染物浓度限值及测量方法》的制定工作。其所成立的标准编制组成员包括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和多家环境监测和检测单位以及一些汽车企业,如大众(中国)、日产(中国)等。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为制定工作的承担单位,其他为参加单位。这是标准编制组一位负责人向记者透露的。
记者注意到,在多家媒体对该标准的报道中,一个名为“中国汽车环境专业委员会”的组织屡屡出现。据记者了解,该委员会确实存在过,原属中国科协工程学会联合会,由多名专家组成,曾多次对汽车内环境进行过调研。当记者找到曾经在该组织工作过的一些专家时,他们仍旧表现出对该标准的关注。对于标准制定工作的具体进展情况,他们均表示不太清楚。一位专家对记者说:“我们没有参与制定工作,也看到过有关的报道,关于该标准具体出台时间,我们并不了解。”专家所说的确是事实。最初,中国科协工程学会联合会汽车环境专业委员会也打算致力于该标准的制定,但在国家环保总局牵头组织标准制定工作后,他们便退出了此项工作。
记者向制定工作的承担单位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打听此事,该公司科技处的工作人员对此项目的进展情况不愿详谈,但他们肯定地告诉记者,从未对外发布过“10月将要出台”的信息,标准何时出台尚不清楚。
从2004年两起由车内空气质量问题引发的案件开始,汽车车内散发的有害气体对乘客身体的危害,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据悉,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室内环境监测中心曾针对新车内空气污染问题进行过调查,在对200辆轿车进行随机抽检后发现,车内空气污染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如果参照国家室内空气质量标准,90%的轿车过不了关,大部分的车辆甲醛超标都在五、六倍以上。而在另一次全国范围内的调查活动中,1175辆汽车中全部检测项目均达到标准的车辆仅为52辆,占已测总数的6.18%,车内污染已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隐形杀手”。于是,《车内空气污染物浓度限值及测量方法》早日出台,成为国家和公众一致的期望。正因为关注度高,才会出现对其出台时间的种种猜测。但是从2004年7月起至今,标准制定工作的具体进展如何?记者经多方打听,终于找到了该标准编制组的一位负责人,他向记者透露了一些情况。
“技术难度很大,涉及的东西太复杂。”该负责人告诉记者,这将是世界范围内第一个有关车内空气质量标准的法规。据其介绍,车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集中于座椅、篷顶等处所用的胶水、纺织品、塑料配件等车内装饰材料挥发出来的甲醛、苯、氨等有害物质。在国外,汽车制造企业在生产内饰件时非常讲究原材料的选择和使用胶的质量。而在我国,一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选用的材料和胶的质量较差,因此车内污染比国外要严重。但他也指出,从原材料上定标准很难,国外也是汽车企业自己选择所使用的材料。因此目前只能是以“保证健康”为准,只要挥发的污染物总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即可。
据这位人士介绍,近两年,标准编制组开过多次研讨会,也做了很多基础性工作,“没有国外的先进经验可以借鉴,只能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从建立实验室到筹集资金,很多琐碎的事情。工作量很大,我们也在力求做得细致一些。”
建实验室是他们颇为费心的工作之一。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实验条件要求很高,只能按步骤一步步进行摸索和探究。除了考虑到环保,更要考虑到可行性,也要得到汽车厂家的认可,“企业也希望有一个公平合理的竞争。”他说,车内空气污染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有关。比如车在阳光下曝晒几个小时后,有害物质大量挥发,浓度可能会增加数倍,而在室内环境下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夏天车内有异味,冬天则很少。在标准制定的时候也不得不考虑温度、时间以及周围环境的变化所造成的影响。此外,实验环境建设完之后,还要制定检测方法,接着找车来进行测量,这也是一个繁琐的工作。
他补充说:“该标准正在加紧制定,但是因工作太复杂,具体出台时间还不好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