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关键技术标准推进工程”重点专项中“国际标准研制”课题通过了由科技部、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组织的专家组评审。按专项设计的目标,到2010年,我国将主导完成课题中的30~40项国际标准研制。
这项研究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牵头,包括科研院所、大专院校、龙头企业和相关行业共30多家单位约200多位专家共同参与。据课题负责人、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柳成洋博士介绍,这些标准定位在对我国产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在技术上具有相对优势的重点领域,主要是信息技术、装备制造业、基础公益、检测方法等领域的标准。纳入研究范围的共有33个标准项目、86项标准,将完成其中的30~40项国际标准研制,全面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据介绍,近年来,发达国家纷纷把争夺和主导制定国际标准作为国际经济竞争的重要手段。欧盟要建立更强大的欧洲标准体系,牢牢控制国际标准的制高点。美国要承担更多的相关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技术委员会和分技术委员会的秘书处,在信息技术、健康、安全、环保等重要领域确保国际经济竞争的优势。日本则提出争夺国际标准化机构的最高管理层、最高技术层的领导权,重点是信息技术、环保、制造技术与产业基础技术以及弱势群体的保护等领域。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如韩国、新加坡、巴西,以及正在崛起的国家如印度、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也纷纷要求在国际标准化组织中有发言权和实质参与权。
评审组专家认为,国际标准研制课题的启动,是强化我国主导制定国际标准能力、巩固我国优势技术和产业、争夺国际贸易主动权、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以及提升我国企业和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需求。
这项研究还将提交国际标准技术突破领域选择方法研究、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国际标准方法研究、国际标准研制各阶段推进方法研究、国际标准技术信息动态跟踪方法研究等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