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日渐临近,而大多奥运场馆要么已完工,要么正在收尾,那些参与场馆建设的农民工们流血流汗,堪为奥运的功臣,他们辛勤付出也获得了应有的回报。
据媒体披露,这些农民工的工资最高的可以拿5000元,工资平均约2500元。此外,他们生活费也极低廉,比如理次头发只需2元钱,工地医疗站免收挂号费和就诊费,药价也比市场价便宜很多。有关方面专门建成一个6600平方米的农民工服务区,服务区内图书阅览室、农民工夜校、小型超市、IP电话厅、网络服务室、食堂、电影放映场等应有尽有。此外,为保证施工安全,有关部门按照1∶10的比例,选聘了近4000名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农民工担任建筑安全监督员。
看到奥运农民工的生活状态和收入水平,相信许多人会为之震撼。5000元,这一般被认为白领的收入水平,2500元,这在北京也算是中等收入了。而服务设施齐全的生活服务区,低廉的收费,估计城市居民可能也会对此羡慕不已。
同是农民工,差别是巨大的。不管是通过媒体报道,还是通过平日里的耳闻目睹,我们都会深刻地感到,一般的进城农民工的生活实在太苦了。他们居住在简陋的工棚,冬天的暖气,夏天的空调,对他们而言是一种奢侈;他们吃着粗劣的饭菜,穿着肮脏的衣服,连洗个澡都成问题———有多少工地会为他们建个浴室,媒体曾报道,北京有工地甚至上千人共用一个水龙头;他们的文化生活基本处于荒漠状态;他们的安全随时面临着威胁,工地事故频现于媒体;最为关键的,他们的工资不高,甚至连这点微薄的工资也常被拖欠,讨回自己应得的钱要费尽千辛万苦……
奥运农民工也许是中国最幸福的农民工群体了,不过认真想想,他们的生活待遇其实并不高。他们只不过获得了和自己人身风险、劳动强度相称的收入;他们只不过有着基本的文化生活;他们住的屋子只不过更宽敞些,冬天暖和些夏天凉快些;他们只不过饭菜卫生更有保障,想给家人打个电话更方便;他们只不过洗个澡很容易,看个病、理个发很便宜……
一言以蔽之,奥运农民工的待遇并不奢侈。在澳大利亚,矿主买单让矿工每两个星期坐飞机回家探亲一次,澳国人却认为矿工权益保障做得还不够。相比较,我们衡量劳动者权益保障的心理底线实在太低。
因此,我们期待农民工待遇“奥运标准”的示范效应,期待所有进城农民工都能拿着体面的收入,过着有尊严的生活。我们也欣慰地看到,政府现在也正为之努力,今年中央的“一号文件”提出,我国将建立农民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提高农民工工资水平已经被列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8年工作要点,我们呼吁,地方政府应拿出更周详、有力的农民工权益保障措施,例如农民工待遇的“奥运标准”不妨可以制度化,成为一个普遍适用的标准。当下,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劳动者,他们的权益缺乏可靠保障,这关键不在于企业的良心,而在于公权力没有尽到保护之责,惟此根本改变,劳工保护才能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