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2月21日讯 日前,一份来自美国加州联邦法院卷宗显示,法国达能集团涉嫌通过不实广告手段让美国消费者相信,益生菌酸奶饮料之所以更贵是因为其比普通酸奶饮料更加有益健康。反观国内酸奶市场消费如火如荼的现状,这宗案子犹如当头棒喝。目前,国内各大品牌的酸奶狂炒“益生菌”概念已经进入了非理性阶段,在一些酸奶外包装更是以“帮助肠道消化”、“耐胃酸、胆汁”等保健功效来宣传促销。有专家指出国内应用益生菌的乳制品市场亟须一场整顿。
益生菌是否真的有益人体
益生菌是否真的益生?有消费者发出了这样的疑问。然而,目前“益生菌”概念仍然存在很大的争议,各界对其说法也各不相同。一些商家在网络上宣传“益生菌”功效,将其说得神乎其神,称其不仅可以维护肠道菌群生态平衡,形成生物屏障,抑制有害菌对肠道的入侵,还能抑制这些菌所产生的致癌因子,达到防癌的目的。
也有专家指出,事实上,很多益生菌的功能宣传,如“改善胃肠功能”、“耐胃酸、胆汁”等保健功能目前还缺乏可靠的实验证明。相反,荷兰乌得勒支大学医学中心曾发布过这样的消息说,24人在2004年到2007年间服用益生菌酸奶饮料后死亡。
酸奶宣传被指误导消费者
各大益生菌酸奶品牌在大肆宣传“益生菌”功效时,杭州的消费者陶先生发出了自己的质疑。陶先生认为,这些益生菌酸奶“帮助肠道消化”等措辞使人误认为这是一种保健食品,存在误导消费者的嫌疑。为此,记者在走访了杭州各大超市后,发现伊利、光明等较为知名的品牌酸奶包装上出现了“抑制肠道有害菌、呵护人体肠道健康”、“帮助消化”、“加倍助消化”、“耐胃酸、胆汁”等保健功能的宣传语。而这些酸奶包装上却并无相应保健食品文号。
据杭州市食品药品监督局工作人员介绍,食品在宣传保健功能的时候必须经过国家有关部门审批,认定为保健食品方可进行相应的宣传。保健品在媒体、包装上宣传的功能也只能是注册的功能范围之内。通过审批的保健食品在其包装上还必须要有相应的标识,目前保健食品文号只有“国食健字”或“卫食健字”两种,也就我们通常所说的蓝帽子。早在2000年卫生部就明确规定了保健品的26项保健功能,其中改善胃肠功能(调节肠道菌群/促进消化/润肠通便/对胃粘膜有辅助保护作用)就属于保健功能的范围。
每月酸奶消费400多元
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的牛奶价格节节攀升,而酸奶的价格也随之居高不下。但是,酸奶的消费仍然受到热捧。杭州浙江大学西溪校区21岁的林同学从去年11月份开始每天喝两瓶光明畅优酸奶。尽管这价格高达7元一瓶的酸奶占去了林同学三分之一的生活费,她还是每天坚持不懈地消费。林同学告诉记者,喝酸奶是她的同学推荐的,畅优酸奶可以减肥的功效在校园里传得沸沸扬扬。很多学生都在定期喝酸奶。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指出,受这些酸奶中应用“益生菌”概念的影响,“抑制肠道有害菌”、“帮助消化"、“耐胃酸、胆汁”等保健功效成了商家抬价、推广的噱头。酸奶市场的消费已呈现非理性的特征。
疯狂的“菌”团大战
记者在市内各大超市的乳制品专柜看到,酸奶产品上各种各样如“AB100”、“B+100”、“双歧乳酸杆菌”、“保加利亚乳酸杆菌”、“LGG”等“益生菌”种类令人应接不暇。在各大品牌酸奶的包装上均有标注“益生菌”的数量。商家对于市场的竞争也成了“菌”团大战。“益生菌”数量中,美丽健酸奶每千克含10亿个,蒙牛木糖醇酸奶则为20亿,而光明E+益生菌酸奶又将这个数字写成了40亿,此后记者又发现,光明畅优酸奶则将数字改写为100亿。在这场较量中,最终蒙牛冠益乳特品酸牛奶以200亿的天量位居榜首。
这些令人咋舌的数字究竟有何意义?消费者李先生向记者反映,各种各样的“益生菌”概念和标识令人难以理解。李先生认为,这些数据对消费者来说没有任何意义,谁也不清楚200亿是否属实,消费者又不可能一个个去数过。这些只是商家自己说说的一个数字,却没有相关权威部门的认定。
益生菌乳制品市场亟待整顿
杭州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认为,酸奶市场疯狂炒作“益生菌”概念,使得行业陷入非常混乱的局面,一些循规蹈矩的生产企业在这种不正当竞争的冲击下,渐渐失去了市场,变得难以生存。国内应用益生菌的乳制品市场亟须一场整顿。
杭州市工商局商广处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国《卫生法》和国家工商总局的《食品广告发布暂行规定》,都对普通食品的宣传有着严格的规定。根据这些规定,作为普通食品的酸牛奶,是不能宣传其具有保健功效或医疗效果的。如《食品广告发布暂行规定》第十三条规定,普通食品、新资源食品、特殊营养食品广告不得宣传保健功能,也不得借助宣传某些成分的作用明示或者暗示其保健作用。他表示如果情况均属实,厂家在酸奶上这种宣传保健功能的行为就属于违法行为,他们将会采取一定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