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在许多人的眼里,技术标准是技术性的,而非经济性的。
但2004年前后在中国发生的一系列与技术标准有关的争端却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了标准的经济学价值。
毋庸置疑,标准已经成为目前国际贸易竞争的重要手段。那么标准这种技术规范类的东西是如何成为经济手段的呢?标准经济产生的深层原因是什么呢?
缘起:WTO技术标准壁垒
2001年11月11日,当地时间19时30分,时任中国外经贸部部长石广生代表中国政府在多哈喜来登饭店签署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30天后,也就是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至此,在历经了15年艰难的多边谈判之后,中国终于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为其第143个成员,获得了与其他142个国家开展自由贸易的权利。
但是,由于世贸组织各成员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其中的一些国家在按照世贸组织削减关税和其他非关税贸易壁垒的同时,也在利用各种手段构筑新的贸易保护体系。其中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组织,比如美国、欧盟和日本,则充分利用自己的高技术优势,积极借助技术法规、技术标准、认证制度和检验制度对外国产品构筑起了另一道藩篱,即谓的技术性贸易壁垒。
世界经济强国已经逐步走过了以工业经济为先导的时代,它们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大量投入先进技术的研发,并将这些研发成果通过专利、标准等形式固化下来,然后输出这种技术。在输出技术和标准的基础上通过发放技术使用许可证、收专利费、技术转让费获取利益。这样做的一个好处是边际成本很低,因为把技术发放给1000家企业和发放给100家企业增加的成本都是零。近年来在中国发生的外国跨国向中国企业索要专利费、许可证费的事件正是来源于此。
根源:标准背后的利益之争
以往我们对标准的认识都停留在保证产品质量,便于协作配合、技术推广和使用维修等方面。并且就标准本身而言,它也不具备任何垄断的特征,它只是让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去遵守和使用。但是当人们把它与具有排他性的专利权与之捆绑在一起之后,标准就具备了专利的属性,成为一种以专利技术为依托的市场垄断工具。因此,如果说一项技术以获得专利代表其技术上的成功的话,那么一项专利技术被成功地写入技术标准则代表着该项技术在市场开发上的成功。当标准成为专利的载体时,标准在经济利益上的法律地位就凸显出来了。发达国家的企业正是利用标准的这个性质实现其市场意图的。
它们首先是“跑马圈地”,在对我国输入技术的同时在另一个不为国内企业所熟悉的知识产权领域实施它们的专利战略,通过大量的申请专利对某一领域的技术进行垄断并形成对市场的预占领。然后欲擒故纵、放水养鱼。在刚开始输出技术的时候不收费,而是等你完全围绕他们的技术建立起了自己的生产线甚至产业链之后,等你的市场成熟了以后,等你的生产对他的技术已经有依赖感了之后,开始提出专利费等问题,这时候你已经别无选择,有时几乎是任人宰割,人家要多少你的就得给多少。
中国的DVD生产厂商目前的遭遇就是最典型案例。2004年3月一则新闻的标题是“国内企业不堪巨额专利费 已停止普通DVD出口”。算上汤姆逊要向中国DVD企业收取每台约1美元的专利费,国内企业每台DVD需要缴纳的专利费最高已经达到26.2美元。但要账者的队伍还在不断壮大,国内一家著名DVD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除了6C、3C、1C、杜比和DTS外,现在仍不断有国外小厂家和组织声言拥有专利技术,向我们索要专利费。”
在这些国内厂商叫苦不迭的时候,那些持有标准专利的跨国巨头正在得意地微笑。某专利收费企业在一份声明中指出,“此次同中国签署的协议将进一步增强公司的授权许可业务,这部分业务在2003年已经成为了公司营收的重要来源之一。”据悉,该公司的知识产权收入占其全球营业收入的6%。
对于发达国家的标准战略,我国政府和一些企业已经有所察觉,3G领域的TD-SCDMA标准,无线互联领域的WAPI标准,以及目前正在加速推进的“闪联”标准,可以说是中国在标准领域的反击动作。而发达国家对于我们的反击是当然不会袖手旁观。从WAPI标准的无先期推迟可以预见,未来的国际竞争将是一场不见硝烟的知识产权大战。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通信发明审查部部长杨铁军指出,由于我国专利制度已建立二十年了,再加上我国科技和经济快速增长对一些国外公司经济利益的触动,所以从自身的经济利益考虑,它们需要制约自己的竞争对手。同时又由于我国目前许多领域的产品和设备多是直接采用国外的行业标准,因此就引发了在标准使用中的知识产权问题,即专利侵权及专利使用费的问题。并且这种纠纷今后将会在我国自主知识产权薄弱,但经济相对活跃的领域或行业不断出现。
“谁掌握了标准的制定权,谁的技术成为主导标准,谁就掌握了市场的主动权,技术标准成为经济全球化竞争的重要手段。”因此,拥有成功的标准,对中国企业、甚至对中国产业来说,是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的重要的战略和生死抉择。当今的技术标准已不仅关系到技术问题,更关系到一个企业、一个行业、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国际经济力量的竞争将更多地在标准层面展开,标准将成为国际经济较量的新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