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汶川大地震灾区急需救灾专用帐篷,全国各帐篷生产企业加班加点赶制帐篷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保质保量是帐篷生产的关键。记者从民政部获悉,早在2001年7月1日,由民政部组织制定并发布的我国第一项救灾专用帐篷的行业标准即《12平方米救灾专用单帐篷》(MZ/T011-2001)就已开始实施。
这项标准对12平方米救灾专用单帐篷的样式规格、技术要求作出了明确规定,是救灾专用单帐篷生产与验收的依据,适用于以防水阻燃化纤篷布为主要材料制作的救灾专用单帐篷的生产与检验。标准规定的救灾专用单帐篷的样式规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等要求成为这项标准发布以来相关企业制定12平方米救灾专用单帐篷企业标准以及其他规格救灾专用帐篷企业标准的重要依据。
技术要求是标准的核心内容,对标准所规范的产品的质量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据有关人士介绍,《12平方米救灾专用单帐篷》标准的技术要求包括样式、规格、材料规格、篷体外观质量、框架及金属配件要求、框架各部件图形及数量、部位结构要求、理化性能要求等8个方面的内容。
标准对12平方米救灾专用单帐篷的样式要求为,单帐篷底部为长方形,两坡为起脊式直立墙,两端山墙各开一个门,两侧墙各开窗户两个。
规格要求给出了各主要部位的尺寸和极限偏差。材料规格涉及蓬体、培土布、垫布、包装袋、框架、扣带、拉绳、缝纫线、捆扎带、窗格带、滚边带、管头封带、封头、钢管插销、铝蓬圈、拉环、钩桩、三角桩等部件的规格和质量要求。
篷体外观质量包括面料颜色、原残、疵点的要求以及缝制要求。缝制要求包括5个方面的内容:缝纫部位表面应平展、整洁、线迹直正、针码均匀;各大片拼幅部位的明线7针~11针/30mm,其他部位的明线8针~12针/30mm,起止针须重缝3道或4道线,长度不少于20mm,断线接头处须重缝20mm~30mm;若采用搭缝拼幅,各幅面拼接处相搭25mm~30mm缝3道线,若拼幅采用双针机折边缝合时,允许缝两道线,横拼时拼缝顺向朝下;各缝制部位应缝制牢固,不得有开线、断线、下炕(掉道、塌边)等缺陷;缝制针眼应做热合贴膜防水处理(不含培土布部位)。
框架及金属配件要求包括,框架钢管采用插头与插管对接,用松紧适度的弹簧卡锁定,插接应牢固、稳定;框架表面需经防锈处理后再进行喷塑处理,颜色为本白色,色相均匀、光洁;各金属配件需做电镀锌后钝化处理,钩桩和三角桩也可涂底漆后再烤黑漆;各焊接部位须焊接牢固,手感光滑、平整,焊接处不得有开焊、烧焦等缺陷。
标准给出了框架各部件的图形及数量,从中可以看出12平米救灾专用单帐篷框架部件包括6根顶梁杆和侧梁杆,22根门立杆、斜顶杆和侧立杆,4根侧墙地杆,4根门地杆,4根门上横杆、2根吊灯杆、10个塑料盖和9个弹簧卡。
部位结构要求涉及窗、门,篷体与框架各顶角的结合,篷体下沿培土布的宽度,篷顶六个角部位和侧墙顶中间部位拉绳的缝制,篷体下沿与地杆接触部位铆合铝篷圈或环状拉带的数量、分部及缝制要求,山墙与侧墙的缝合等。
理化性能要求包括面料的理化性能和框架及金属配件的理化性能。标准从断裂强力、静水压、单位面积质量、和阻燃等4个方面对面料的理化性能提出了要求。从膜层附着力、膜层耐盐雾两个方面对框架喷涂件的理化性能提出要求;从锌镀层、锌镀层耐盐雾、漆膜总厚度和漆膜耐盐雾4个方面对金属配件的理化性能提出要求。
标准的检验规则从原材料、成品尺寸、成品标志、缝制质量、框架及金属配件的理化性能等方面详细列出了产品缺陷的名称、分类和判定规则。
这项标准对12平米救灾专用帐篷产品标志的要求是,帐篷顶坡两面居中均匀排列印刷“救灾专用”字样,字划粗细50mm~60mm,每字尺寸500mm×500mm;右下角距边150mm~200mm,在长度1400mm~1600mm范围内,印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监制”字样,每字尺寸高150mm、宽140mm;门两侧居中距地650mm处,分别印“救”“灾”字样,每字尺寸700mm×650mm,字划粗细80mm~90mm;两侧立墙右下角距地250mm~300mm、距边100mm~200mm处,在长700mm×高400mm的范围内均匀排列印制生产厂家名称、生产批号、生产日期(不得有其他文字)。印字为白色平头标准黑体字。外包装袋上根据包形大小印制“救灾帐篷”及数量、净重、生产日期、生产单位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