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1日起,由卫生部批准公布的乳品安全国家标准正式实施,其中包括66项具体标准,涉及生乳、巴氏杀菌乳、灭菌乳等所有乳类和乳制品。这是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有关部门对1986年颁布的乳品标准进行的一次重大修订。然而,它的出台却引起了论战。有人惊呼,新标准一夜倒退25年。更有舆论指出,这个乳品新国标让“中国原奶质量降到了全世界最低”。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院长罗云波认为,舆论拱火是没有道理的,以我国的发展水平而硬要和国际接轨也是不可能的。新标准是在平衡了各方权益的基础上制定的。它既有食品安全的基础,又保护了养牛户的利益。“只是一味地要升高标准,最后的结果对谁都不好(2010年08月12日 中国青年报) 牛奶是泊来品,进入国人餐桌的历史不是很长,但这10年来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民众对乳制品的需求年均呈两位数增长。社会需求是不断在增长,但国家对乳制品的安全标准却在下降,令人困惑。 西方国家饮用奶制品的历史比国人长的多,国外已经适用的乳品安全国家标准作为目前比较成熟的标准完全可以拿来借鉴。可偏偏有人在涉及食品安全这一重大事项面前就低不就高,新标准一夜倒退25年。之所以降低新标准,按罗云波院长的意思:“我们要考虑企业和养牛户的利益。这个群体的生存比全体国民的身体安全更重要。” 院长先生如此忧国忧民实在是令人钦佩,只是院长先生看到大头婴儿、结石宝宝、乃至早熟女婴屡屡出现时,会不会有那么一些悲天怜人之心,把安全标准提高一点、再高一点。我们这代人穷的苦点,孩子不能受到伤害,国家的未来还需要他们用强健的体魄去建设。你这里标准一降,奶制品生产企业黄金万两,妇幼医院生意兴隆,可怜了这些边喝奶边吃药长大的孩子们。为了保护一个产业去牺牲全体小国民的身体,这个代价是不是太残忍了一点? 降低乳品安全标准,洋奶粉躲在旁边大笑。降低乳品标准并不能根本改变企业的生存环境,相反会因为标准的降低导致更多的食品安全问题,从而导致国民对国产乳品的信任感迷失,而消费者的这种严重不信任感将直接影响整个国产乳品业的发展。都不买国产乳制品了,这个产业生存都有问题,何谈发展和壮大?何谈保护奶农的利益? 乳品安全标准的制定要有前瞻性,不能也不应该按目前的现实状况和企业的现状来制定标准,这种迎合企业的做法其实就是对全体国民的极端不负责。标准制定者和生产企业之间应该保持一定距离。食品是一步到胃的,其安全标准更应该一步到位,而不能头痛医头、脚疼医脚、屡屡修改。现成的西方国家标准不拿来采用,单方面降低国产安全标准,表面上是保护国内企业,其实质是为洋奶粉在中国发展推波助澜。 提高行业安全标准,实质就是提高行业准入门坎,将使整个行业进行洗牌,提高产业集中度,淘汰落后企业。民众希望有乳品企业敢站出来按国际标准来检验自己的产品,挑战目前所谓的国家安全标准,从而促进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迷失了社会责任而光关注自身的发展,最终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迷失自己。伴随着三聚氰胺、抗生素、激素等等一起成长起来的中国奶制品产业,其行进步伐仿佛醉汉一般。但无论如何发展,乳品安全总象一把利剑高悬头顶。一杯奶强壮一个民族,乳品行业在中国的发展不能只为发展而发展,给国民提供更安全、更营养的乳品、促进国民体质的不断提高应作为整个行业的社会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