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建设,北京市发布91项地方标准。其中,首次制定标准54项、修订标准37项。记者注意到,本次发布的地方标准中节水标准达到20项;发布的《公共建筑机动车停车配建指标》标准中,为贯彻“公交优先”的理念,将对轨道站点周边公共建筑停车指标进行折减;餐饮服务单位从业人员需佩戴口罩也写进了标准。
1、餐饮服务单位从业人员需佩戴口罩写进标准
为支撑食品安全管理和质量提升。本次发布了《食品生产企业质量提升指南》,该指南将发挥标准在食品安全治理体系中的规范和引领作用,规定了食品、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质量提升的基本要素和技术要求,指导企业建立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落实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引导企业开展食品质量安全文化建设,主动提升食品安全风险管控能力。
《餐饮服务单位从业人员健康管理规范》,规范了餐饮服务单位从业人员上岗前、在岗期间的人员健康以及人员卫生的要求,明确从业人员需要佩戴口罩、进行手部清洗或消毒的情形,有利于为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加强餐饮从业人员健康管理,为消费者饮食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餐饮服务单位餐饮服务场所布局设置规范》,规定了餐饮服务单位餐饮服务场所总体要求、区域划分、食品处理区布局设置、就餐区布局设置、辅助区布局设置等要求,有利于指导餐饮服务单位合理布局餐饮服务场所,提高加工制作食品的安全性。
《餐饮服务单位餐饮用具使用管理规范》,规范了餐饮服务单位在餐饮用具进货查验、使用、清洁消毒、贮存以及维护与处置环节的行为,要求餐饮具要保持清洁,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不应主动提供一次性餐饮具等,有利于实现从业人员规范管理、执法人员执法规范和消费者维权的有机统一。
2、提高医院、中小学校停车配建指标
为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实施差别化交通需求管理等要求,发布了《公共建筑机动车停车配建指标》。按照“分类分区定位、差别供给,从严控制出行停车需求”的原则,聚焦出行车位,分区分类精细化提出公共建筑机动车停车配建指标。
根据建筑类别和用地类型,将公共建筑分为7大类、18小类,对医院、中小学校停车配建指标予以提高,有助于缓解百姓就医、上学停车供需矛盾。同时为贯彻“公交优先”的理念,对轨道站点周边公共建筑停车指标进行折减,有效引导小客车出行比例和强度,以缓解交通拥堵,改善城市交通环境。
3、发布20项节水标准
支撑减量发展,本次颁布了27项标准。发布节水标准20项,包括《用水定额》系列标准7项、《节水评价规范》系列标准6项、《工业废水回用工程运行管理规范》等标准7项,有利于规范相关行业用水管理,提高全市用水效率,促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推动本市绿色发展。
同时,为落实《北京市推进节能低碳和循环经济标准化工作实施方案》,发布《二氧化碳排放核算和报告要求》系列标准7项,涉及电力生产业、水泥制造业、石油化工生产业、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服务业、道路运输业等行业。
4、公共场所中文标识英文译写规范修订发布
为落实今年7月实施的《北京市公共场所外语标识管理规定》,本次修订发布了《公共场所中文标识英文译写规范》系列标准,涉及文化旅游、商业金融、体育等领域。该系列标准规范了我市公共场所中文标识英文翻译和书写的译写方法和要求。其中体育部分提供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比赛场馆和比赛项目名称英文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