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十五”期间,是我国轻工行业改革发展取得新成就的5年。轻工行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有所提高,在主要产品产量、技术装备水平、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及原材料基地建设和特色区域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形成了主导产品结构比较齐全,技术装备比较先进的加工体系和与之配套的产业链,生产要素配置进一步得到优化,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更趋合理,更加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并在出口导向、服务三农、扩大就业等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为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扩大内需,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
2005年轻工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47704亿元,比“九五”末期增长147.74%;工业增加值13227亿元,比“九五”末期增长163.12%;工业销售产值46679亿元,比“九五”末期增长150.42%,其中出口交货值11805亿元(人民币),比“九五”末期增长155.72%;利税总额3603亿元,比“九五”末期增长146.68%。部分行业已成为中国在全球具有比较优势、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行业。很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经过5年发展,行业形成了相当的规模,并在行业内部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链,且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分工越来越细;同时产业链向外扩展,开始与相关行业相互交叉渗透。轻工业在整体上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积聚了一定的实力,为未来发展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使我们站在了一个新的、更高的历史起点上,轻工业已经具备了由生产大国向生产强国迈进的基础。
轻工业能有这样广泛和快速的发展,在诸多因素中,轻工业标准化工作的支撑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轻工产品门类繁多,轻工产品又多为与百姓密切相关的日用消费品,因此,我们一直重视标准化工作的支撑作用。截至到2005年12月底为止,轻工行业共有标准3541项,其中,国家标准1264项,采用国际和国外先进标准681项,采标率达53.9%,强制性标准279项,推荐性标准985项;行业标准2277项,采用国际和国外先进标准375项,采标率16.5%,强制性标准194项,推荐性标准2083项。目前正在制定、修订的标准800项,其中,国家标准284项,行业标准516项。这些标准不仅对企业的生产进行规范和指导,同时更是为市场经济中贸易双方以及政府监督提供质量技术依据。而且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国家相关产业政策的实施,促进行业结构调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标准项目计划编制及运行情况
根据轻工业的发展需要,为加强轻工业的行业管理,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推动行业的技术进步,我们按照国家发改委的要求认真做好行业标准的计划编制工作。为做好行业标准计划的编制工作,我们注意把握行业的总体运行情况,对轻工标准的需求和实施情况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调研,内容主要包括:轻工行业的总体运行情况,企业生产产品的门类和种类、实施标准及标准执行情况;我国轻工业在国际上的优势和存在的差距;轻工标准化工作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办法;针对我国加入WTO,轻工行业急需制修订的行业标准项目;结合我国轻工业实际情况,探讨有可能通过制定技术标准形成我国轻工业技术壁垒的领域。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加快了标准制修订工作步伐。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方面,我们积极跟踪轻机、家电、照明、钟表、自行车、缝纫机、造纸、皮革、日化、食品、香料香精等传统轻工行业技术创新、产品结构升级、资源节约、推进新型工业化、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及时制修订相应的行业标准,为轻工的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服务。对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涉及质量安全卫生、社会反映强烈的产品抓紧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对市场急需的标准,我们随时申请立项,力求早立项、早启动、早审批、早实施,以适应市场、企业和政府管理的需要。如:上世纪90年代中期低聚糖开始快速发展,但由于没有标准,市场比较混乱。我们及时组织制定了《功能性低聚糖通用技术要求》行业标准,提出功能性低聚糖有效成分应达到50%上,从而实现了保证产品质量,促进功能性低聚糖向高品质、多品种(如低聚异发芽糖、低聚果糖、水苏糖)的发展,不断扩大低聚糖的应用领域。
我们针对行业内提出的项目,通过征询有关专家和行业协会的意见,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编制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的要求和轻工标准现有的运行体系,从2002~2005年,我们共筛选并提出了646项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其中,强制性标准项目38项,推荐性标准项目608项,制定标准355项,修订标准291项。共完成制修订标准594项,其中,制定254项,修订340项,强制性标准75项,推荐性标准519项。
为进一步提高轻工行业标准水平,使其技术内容反映市场需求及变化,促进产业升级和行业技术进步,加速与国际接轨,适应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轻工业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工作安排,我们对标龄超过5年的1139项行业标准组织复审,此项工作已经完成,共有718项确认,82项作废,339项修订,已上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
根据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的工作安排,我们进行了食品行业标准的清理工作,涉及已有的标准和现在进行的计划项目共计280余项,清理结果已上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三、工作中的几点体会
1. 依靠企业,为企业和市场服务
在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轻工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也在从以科研院所为主逐渐转向以企业为主。企业是技术标准的实施者和受益者,现阶段企业也具有较雄厚的经济实力,经过适当的工作,可以有较高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由于企业对行业的生产情况、质量状况、市场情况和应用情况比较了解,使标准本身的技术质量有保证,能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从标准项目的提出、起草、征求意见、审定等环节中我们都注意发挥企业的主导作用。以企业为主体的标准化工作为规范市场和供需双方行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制定行业标准QB/T 2668—2004《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材》的过程中,除了由山东清合寿山股份有限公司担任第一起草单位外,我们还注意协调了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由于角度、重点不同而造成的分歧。我们注意发挥行业中领军企业的作用,通过领军企业带动一批中间企业,从而促进整个行业的标准化工作。
2.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标准化工作必须坚持为行业服务,有为才能有位。行业协会对行业情况熟悉,担负着管理行业的职能,对行业在标准化方面的需求较为了解,为行业服务的问题解决了,标准化工作的地位也就解决了。我们从计划的编制、具体项目的实施到标准的审定等各个环节,都注意吸纳和尊重行业协会的意见,使各个行业协会和标准化中心都从各自的角度发挥作用,工作成效好。
3. 重视政府和公众的关注热点
轻工行业标准化的特点是涉及面宽,几乎与所有工业部门和行业有关,而且大多数是人民群众所关心的日常生活用品和消费品。因此,我们把政府和公众关注热点作为我们工作重点,如市场上大量出现的奶片(干吃奶粉)尚无标准,我们就积极组织调研,申请立项。我们积极支持承担国家环保总局、世界银行“中国泡沫行CFC11整体淘汰计划”中泡沫塑料标准制修订项目,进行了大量的工作,确保项目的需求。从2003年起,首先进行了项目预研,随后分阶段每年完成一批标准的制修订,其中有行业标准QB/T 2669—2004《泡沫塑料吸水性试验方法》等,既完成了标准项目的制定工作,又为实现我国政府对国际社会的承诺作出了贡献。
四、“十一五”期间的工作思路及2006年工作重点
“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也是轻工行业加快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国内外经济稳步增长将进一步推动对轻工产品的需求,促进我国轻工行业的发展。同时,出口仍将继续增长;国家关于扩大内需、增加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一系列的宏观经济政策均有利于促进消费增长;此外,中部崛起、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西部大开发等各项重大决策的启动势必带动这些地区轻工业的发展。
在看到发展机遇的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首先,国际贸易摩擦多样化、范围广、全方位态势仍将成为制约我国轻工业在国际市场上发挥比较优势的重要因素,国际竞争将更为激烈;其次,资源及环境约束也将对产业发展形成较大制约;再次,行业内部多年积累的结构性矛盾仍将影响轻工业持续健康发展。
中国经济处在新一轮较快成长的大趋势没有改变,经济增长的内在活力仍较强,发展趋势的特点是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国际化以及居民的消费水平提高。轻工行业满足内需的能力将继续扩大,终端消费市场向多元化、差异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出口形势将趋于稳定,但增速有所回落。轻工产品总体结构过剩,需求不足的矛盾继续存在。
“十一五”是轻工业发展的关键时期,是我国轻工业由生产大国向生产强国迈进的一个重要阶段,经过“十一五”时期轻工业的健康发展,部分行业将确定在世界上的强国地位,大部分行业将为进入世界强国行列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此期间,轻工的标准化工作需要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
“十一五”期间轻工业标准化工作发展的总体思路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标准化工作的实践性、前瞻性和科学性,着力提高标准水平,加快标准更新速度,强化标准化服务,围绕扩大消费者需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方针做好标准项目的总体规划,为增强轻工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轻工产品整体水平、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全行业节能降耗、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好技术保障和技术支撑。
按照总体思路,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我们多数的标准化机构都是计划经济时期建立起来的,其工作模式都带有很深的计划经济烙印。而世贸组织是建立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的,加入世贸组织就要按照WTO的规则办事。因此标准化工作要引入市场的观念,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
二是加强标准化机构人员的自身建设。标准化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法规性、前瞻性强,涉及专业多,技术要求高,有大量的法律法规需要熟悉,有许多专业知识需要弄清。轻工标准机构由于机构调整、人员的更换,一些单位从业人员的标准化理论和专业知识水平有所下降,这影响了我们服务企业、服务行业、服务社会的力度和能力,需要我们尽快加快培养,抓紧学习,提高素质。
三是加快标准制修订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标准体系。轻工行业产品主要是广大人民群众日常消费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促使企业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加速老产品的更新,不断开发新的产品。标准作为规范生产、促进贸易的技术基础和政府对产品质量进行监督执法的技术依据,客观上要求标准的制修订工作要不断加快步伐,以适应产品的快速更新和行业的健康发展的需要。
四是积极跟踪国际标准,研究合理保护轻工行业的标准化技术措施。随着我国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客观环境为我国提供了更多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的机遇。谁掌握了标准的制定权,谁的技术成为标准,谁就掌握了市场的主动权。我们要组织轻工行业各标准化中心、标委会积极关注、跟踪国际标准的制修订进程,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选派外语好、业务强的人员更多地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提高国际标准化组织有关活动实质性参与的能力。对那些进口量较大轻工产品所属行业,还要利用各方面的力量,加强标准作为技术性壁垒的研究工作。
轻工业标准化涉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新的形势对轻工标准化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一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逐步按行业建立轻工业的质量标准体系,大力推进轻工业标准化生产,要力求做到轻工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在科学先进、高效合理的基础上有效运行。围绕轻工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逐步地提高轻工传统产业的标准水平,加快标准制修订速度。积极推进轻工标准化信息建设,通过建立轻工标准化信息系统,提高轻工标准制修订工作的透明度和社会各界的参与程度。我们一定要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领导和指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支持下,顺应时代的发展,做好轻工业的行业标准工作,为建设轻工强国而不懈努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