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色金属工业发展概况
有色金属是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维护国家安全的基础材料,一些有色金属还是重要的战略物资。有色金属不仅作为功能材料、结构材料渗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而且还为高新技术的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从一定程度上说,有色金属的消费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2005年,10种有色金属总产量已达1631.84万吨。其中,精炼铜258.34万吨,电解铝780.60万吨,铅237.88万吨,锌271.08万吨,镍9.53万吨,锡11.94万吨,锑14.55万吨,镁46.96万吨。2005年10种有色金属总产量是2000年的2.08倍,年均递增率为15.8%,连续4年位居世界第一。
与此同时,有色金属行业经济效益大幅提高。2005年,有色金属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大幅度增长,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8090.51亿元,同比增长37.09%。有色金属工业企业实现利税也大幅度增加,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工业企业实现利税847.81亿元,同比增长52.34%。
二、有色金属标准化工作情况
1. “十五”期间有色金属标准化工作简况
有色金属产品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军用标准三大领域,其业务分属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防科工委。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作为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工作的管理部门,配合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开展工作。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负责有色金属行业的产品标准工作。该技术委员会下设TC243/SC1轻金属分标委会、TC243/SC2 重金属分标委会、TC243/SC3稀有金属分标委会、TC243/SC4 粉末冶金分标委会和TC243/SC5贵金属分标委会,负责有色金属材料及相应领域的标准化工作。全国半导体材料分技术委员会负责半导体材料领域的标准化工作。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有色金属行业已建成了较完整的产品标准体系,基本能满足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需求。为了进一步完善国家和行业标准体系,2004~2005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分别组织各部门、各标委会对全部国家、行业标准进行了清理评价工作和复审工作。按照国家标准清理评价和行业标准复审后的结果,截至到2005年,有色金属行业共有标准1586项,其中,国家标准848项,行业标准616项,军用标准122项。国家标准清理评价和行业标准复审前后以及军用标准的情况见表1。
表1 有色金属国家、行业、军用标准情况
SC |
国 标 |
行 标 |
军标 |
评价前 |
评价后 |
复审前 |
复审后 |
拟转行标 |
废止 |
整合修订 |
SC0 |
11 |
1 |
1 |
0 |
24 |
25 |
|
SC1 |
256 |
65 |
34 |
23 |
103 |
168 |
SC2 |
323 |
45 |
17 |
78 |
294 |
339 |
SC3 |
297 |
92 |
8 |
16 |
25 |
117 |
SC4 |
128 |
32 |
3 |
15 |
54 |
86 |
SC5 |
77 |
6 |
1 |
8 |
81 |
87 |
TC243 |
1092 |
241 |
64 |
140
(整合为55) |
597 |
822 |
SEMI |
64 |
0 |
3 |
6
(整合为3) |
19 |
19 |
有色 |
1156 |
241 |
67 |
146
(整合为58) |
616 |
841(含国转行 |
122 |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达的标准制修订计划,“十五”期间,有色标委会为满足市场需要,积极贯彻采用国际标准,保证国内现有标准水平至少要达到国际一般水平的原则,从注重标准的结构配套入手,组织有色金属行业以及相关行业的企业、事业单位、科研单位、院所等,积极开展了产品标准的制修订工作。2001~2005年是制修订标准项目最多的几年,共制修订了618项标准,其中,国家标准280项,行业标准338项,平均每年制修订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达100多项(见表2),形成了科学的有色金属产品标准体系,有效地规范了有色金属产品生产和贸易秩序,提高了产品质量,促进了有色金属行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为有色金属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
有色金属标准化工作得到了企业、行业和国家主管部门的认可,2004年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授予“全国先进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称号,在全国标准化工作会议上,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作为先进典型作了经验介绍。
表2 “十五”期间制修订有色金属国家、行业标准统计
年度 |
GB |
YS |
2001 |
82 |
24 |
2002 |
88 |
12 |
2003 |
95 |
142 |
2004 |
8 |
65 |
2005 |
7 |
95 |
5年共计 |
280 |
338 |
2. 2005年有色金属标准化工作
1)标准制修订工作和上报、发布情况
2005年是有色金属产品标准化制修订任务较多的1年。截止年底,向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报批国家标准86项、行业标准61项;已获得批准发布的国家标准46项、行业标准52项;尚未发布的国家标准40项、行业标准9项。全年审定国家标准56项、行业标准84项;已启动正在开展工作的国家标准17项、行业标准102项。
2)国家标准清理评价和行业标准复审工作
2004年以来,按照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要求,对1092项国家标准和165项国家标准计划进行了清理评价。按照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要求,对616项行业标准进行了复审。这两项工作历时一年半,基本上按照四个步骤开展:第一步,将全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分发至原起草单位初步填写清理评价和复审意见。第二步,在起草单位反馈意见的基础上,召开标准专家会议,提出清理评价和复审专家意见。第三步,将专家意见在标委会年会上再次征求会员单位意见。第四步,标委会秘书处将材料整理后上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目前,国家标准清理评价和行业标准复审结论均已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示并批准。国家标准清理评价结果如表3,国家标准计划项目清理评价结果如表4,行业标准复审结果如表5。
表3 有色金属国家标准清理评价结果
推荐性国家标准 |
强制性国家标准 |
继续有效的标准 |
400 |
所占比例 |
36.83% |
继续有效的标准 |
4 |
所占比例 |
66.67% |
修改的标准 |
20 |
所占比例 |
1.84% |
修改的标准 |
0 |
所占比例 |
0% |
整合的标准 |
2 |
所占比例 |
0.18% |
整合的标准 |
0 |
所占比例 |
0% |
修订的标准 |
219 |
所占比例 |
20.17% |
修订的标准 |
0 |
所占比例 |
0% |
整合修订的标准 |
140 |
所占比例 |
12.89% |
整合修订的标准 |
0 |
所占比例 |
0% |
废止的标准 |
305 |
所占比例 |
28.08% |
废止的标准 |
1 |
所占比例 |
16.67% |
已评价的标准总计 |
1086 |
|
|
转化为推荐性标准 |
1 |
所占比例 |
16.67% |
全部标准总计 |
1086 |
|
|
已评价的标准总计 |
6 |
全部标准总计 |
6 |
需要整合的标准由143个整合为55个 |
表4 有色金属国家标准计划项目清理评价结果
国家标准计划项目 |
继续执行的项目 |
119 |
所占比例 |
72.12% |
整合的项目 |
8 |
所占比例 |
4.85% |
调整为推荐性的
项目 |
0 |
所占比例 |
0% |
终止的项目 |
38 |
所占比例 |
23.03% |
已评价的项目总计 |
165 |
全部项目总计 |
165 |
需要整合的计划项目由8个整合为3个 |
表5 有色金属行业标准复审结果
行标总数 |
616 |
复审结论 |
确认 |
400 |
修订 |
170 |
废止 |
46 |
经过清理评价,国家标准数量有所减少。其状态可用三个三分之一概括:三分之一标准基本满足现实需要,继续有效;三分之一标准由于适用面偏窄或者失去使用价值被转成行业标准或废止;三分之一标准由于不适用市场要求而需在今后3年内安排修订。
经过复审,三分之二的行业标准予以确认,其余标准大部分安排在今后3年内修订,少部分被废止。 国家标准清理评价和行业标准复审对有色金属标准化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通过这两项工作摸清了整个有色金属标准的现状,明确了下一步有色金属标准化工作的目标和重点。
3)有色金属标准化研究工作
有色金属标准化研究基本可分两部分,一部分是针对具体标准项目的制定所开展的研究,另一部分则是针对有色金属标准化工作中较通用的共性问题和体系性问题展开的研究。
每年制定的百余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本质上讲均属科技成果。近年来一些特别优秀的标准还得到了行业和社会的认可,多项获得有色金属科技奖。2005年获奖16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9项。 同时,针对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有色金属进出口的形势以及有色金属产业结构调整、产品品种变化的实际,开展了多项重大课题研究,2001年以来,先后完成科技部《完善镁及镁合金标准体系研究》、《电动汽车用电池材料标准研究》、《纳米材料标准研究》等课题研究。2005年,科技部《微电子材料标准研究》、商务部《出口铝型材技术指南》和《出口铝锭技术指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我国主要有色金属进出口产品技术贸易措施研究》等四项课题均已通过验收。正在进行科技部项目《我国再生有色金属标准体系的研究》和《我国节能有色金属材料标准的研究》。
4)有色金属国际标准化工作
在我国成为有色金属进出口贸易大国的今天,做好有色金属国际标准化工作,对于了解国际标准化进展进而破除国外技术壁垒、构筑我国的技术贸易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在国际标准化组织中,有八个技术委员会涉及有色金属,即ISO/TC18《锌及锌合金》、ISO/TC26《铜及铜合金》、ISO/TC47/SC7《铝生产用氧化铝、氟化盐、碳素制品》、ISO/TC79《轻金属及其合金》、ISO/TC119《粉末冶金》、ISO/TC129《铝土矿石》、ISO/TC155《镍及镍合金》、ISO/TC183《铜、铅、锌精矿》。这些TC的活动有许多都很活跃,有大量有关国际标准投票方面的文件往来,国内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归口处理各ISO/TC的国际标准文件。近年来注重实质性地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2005年,共有四个团组出国参加国际标准化会议或考察,由有色标准所、中国铝业公司、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组团参加了在日本东京召开的ISO/TC79国际标准化会议,由有色标准所和郑州轻研院组团参加了在韩国召开的ISO/TC226国际标准化会议,有色标准所参加了在比利时召开的ISO/TC18国际标准化会议。11月,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和有色标准所组成5人代表团赴俄罗斯考察了俄罗斯的标准化情况。另外,在国内召开两次中日双边标准化会议,分别就有关铝合金复合膜国际标准共同提案和钛标准工作与日本交换意见。
5)有色金属标委会建设
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于1997年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正式成立,2003年进行过换届。两年来,由于会员单位的变更和委员的离职,标委会工作受到一定影响,2005年报请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文,对全国有色标委会及其各分标委会委员进行了调整,这样标委会的组织更加健全,活力进一步加强。 为了提高标准立项、制定工作的透明度,保证标准制修订工作的公正性,2005年有色标委会采取了以下措施:
第一,对有色标准所网站(www.cnsmq.com)进行了全面改版,指派专人进行网站维护,增加标准化工作报导的时效性,使网站真正成为标准化信息的发布站和标准制定的工作站。
第二,对标准的立项采取企业申报、年会论证确定标准起草单位的方式,使真正标准意识强、生产规模大、产品质量好的企业能够获得起草资格,避免或减少了标准起草权争执不下的局面,保证了重要标准的及时制定。
第三,在标准制定过程中,实行“二稿二审”制度和评审人制度。即任何一项标准在制定过程中必须至少经过讨论稿-讨论会-送审稿-审定会这个程序,在审定会上提倡由评审专家主持审定会。 这些制度的实行,有效地保证了标准制定的质量和效率。
6)有色金属“十一五”规划
从全国经济发展的大局看,“十一五”是关键的5年,有色金属工业也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走节约型发展道路的关键时期,作为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提供服务的标准化工作同样充满了挑战。
建立一个适应有色金属发展的、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标准体系既是“十一五”有色金属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思想,也是“十一五”有色金属标准化工作的目标。总体上说,中国的有色金属标准体系已经基本建成,但还需要与时俱进,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完善现行的有色金属标准体系,以适应有色金属工业不断变化的新形势。
按照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具体部署和要求,编制了“十一五”有色金属标准化发展规划,并分别上报。
规划确定了“十一五”期间有色金属标准化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按照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安排,全面完成国家标准清理评价和行业标准复审工作确定的国行标修订计划,积极制定一批节能、节水、节材的有色金属新材料标准和再生金属标准,实质性地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满足有色金属工业科学发展的要求。规划列出了“十一五”期间需完成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共683项,其中,国家标准329项,行业标准354项。这些标准项目大部分为国标评价和行标复审所需修订项目,也有相当一部分属于节能、节水、节材项目。
三、有色金属标准化工作成效
有色标委会树立科学发展观,在提高标准质量、改进标准结构、改善标准对市场的适应性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明确标准是标杆,既反映质量水平,又反映用户需求。并将这些“市场理念”运用到有色金属标准化工作中,取得了积极成效。一是为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如修订GB/T 6892《铝及铝合金热挤压型材》标准,有利于产品质量的提高,更加有利于得到国内外用户的认可,使逐步替代进口产品的同时,大批出口产品。二是满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要求。如《电动机车接触材料用铜及铜合金线坯》、《铟锡(ITO)靶材》、《变形铝及铝合金轧制用方铸锭》、《氟钽酸钾》和《电池用泡沫镍》等标准的制定。三是协助政府规范市场。今年新制定了《有色金属矿产品放射性检验限值》强制性国家标准,以保障进口精矿的安全;另外根据政府的要求,将GB/T 5237系列标准转化为GB 5237标准,以保证流通领域的铝型材质量和生产许可证顺利发放。四是有色金属材料化学分析方法很难制修订的局面正在改变。近两年完成了《银化学分析方法》、《铅精矿化学分析方法》、《镍化学分析方法》、《镍精矿化学分析方法》、《氟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试方法》、《铝用炭素材料检测方法》系列标准和《硬质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等多项标准的制修订,保证了与产品标准的市场化配套,同时与国际标准接轨的有关精密度条款也列在其中。五是有色金属标准工作得到了行业和社会的认可。主要表现在:①各会员单位承担的标准项目都能列入本单位科研项目中,并有相应的科研经费支持,这是完成众多标准项目的前提条件;②在有色金属行业科技评奖中,获奖项目逐年增加,2004年达24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9项;2005年获奖16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9项。③在有色金属行业中,产生了多个从事有色金属标准化工作的教授高工,社会地位正在提高。
四、有色金属标准化工作存在的问题
1. 标准化工作缺乏总体考虑
在具体的标准化工作中,在项目的安排上,有色金属标准化工作考虑眼前多,考虑具体项目多,片面强调了标准的市场属性,而对标准化工作的深层次问题考虑较少,对国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与标准化的关系考虑较少,不能完全适应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对标准化工作的客观需求。
2. 国际标准化工作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我国是有色金属生产大国,铝、铜、铅、锌、锡、镁等许多金属及其加工材在世界上的产量均名列前茅,但是令人汗颜的是,在八个与有色金属相关的ISO/TC中,我国既没有承担任何秘书处的工作,也没有主持或参与任何标准的制定工作。这显然对我国有色金属的进出口贸易不利。
3. 标准化工作的信息化程度不高
目前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报批已全部实现了电子文本,但在标准的制修订环节中,在标准信息的传播上,信息化程度仍显不够。标准讨论稿、征求意见稿,仍然采用纸质方式邮寄给相关单位征求意见,而不是在网上征求意见。标准网站的维护不够,更新速度偏慢,不适应标准制修订的要求及企业对标准化信息索取的要求。另外,与国外标准化机构和国内兄弟标准化研发和管理机构缺乏信息化沟通渠道。
五、有色金属标准化今后工作重点
最近制定的“十一五”有色金属标准化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十一五”有色金属标准化工作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那就是以有色标委会为依托,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建立一个适应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与国际接轨的有色金属标准体系。为实现工作目标,今后几年工作任务非常繁重,充满挑战。第一,从标准化自身来说,去年以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对全部国家标准进行了清理评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行业标准进行了复审。清理评价工作和复审工作都有相当一批标准要在今后3年内进行修订;第二,从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趋势来说,有色金属正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实施节约型产业的关键时期,有色金属标准化工作服务于有色金属产业的发展义不容辞。所以,“十一五”期间有色金属标准化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按照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安排,全面完成国家标准清理评价和行业标准复审工作确定的国行标修订计划,积极制定一批节能、节水、节材的有色金属新材料标准和再生金属标准,实质性地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满足有色金属工业科学发展的要求。
1. 完善有色金属标准体系,做好标准制修订工作
1)全面完成标准清理评价和复审确定的国行标修订项目
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有色金属国家标准清理评价结果,需要修订的国家标准219项,整合修订的标准为143项(整合为55项),需要完成的共274项,而且要在“十一五”前3年完成;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色金属行业标准复审结果,需要修订行业标准170项。共计444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初步安排见有色金属标准化发展规划。
2)再生金属标准体系
按政府循环经济的思路,从今年开始,利用2~3年时间,拟完成17项再生有色金属和资源利用类标准。主要包括:铝、铜、铅、锌、镍、锡、镁、钛、钨、贵金属、硬质合金等11个废料及废件分类标准;再生铝、再生铅等产品标准;《再生有色金属生产的环境要求》和《废有色金属拆解企业的环境要求》等准入管理标准。
3)能耗标准和三节类标准
根据政府节能降耗的要求,拟着眼于世界先进水平,拟修订10几项切实可行、符合节约性生产的有色金属能耗标准和制修订10几项有色金属节能材料标准。主要包括:铝、铜、铅、锌、镍、锡等产品能耗标准;《隔热型材》、《空调用铜管和铝箔》、《电工用铝杆和铜线坯》、《太阳能电池材料》等节能材料标准。
2. 实质性地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
为响应我国政府提出的实质性地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的号召,并且与我国有色金属大国地位相匹配,我们必须实质性地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这既是加入WTO后义不容辞的一项义务,又是提高我国有色金属产品国际竞争力和促进国际贸易的重要措施,也是扩大有色标委会和相关会员单位国际影响和提升国际化活动能力的重要途径。
一段时间内,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完成将有色标委会对口的八个ISO/TC全部申请转化为P会员国,积极参加和完成ISO/TC的各项活动。
2)积极培养人才,加快国际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有色标委会每年举办一期国际标准化英语培训,以提高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人员的综合能力和水平。
3)继续做好铝合金表面复合膜国际标准提案工作。该项目由中日双方共同合作提出,已经持续了2年,分别召开了三次会议,中日双方做了大量试验工作,其草案已基本形成,正向ISO/TC79申报。
4)拟承担TC119/SC5《粉末冶金材料规范(不包括硬质合金)》秘书国;拟承担TC183 WG4(铜、铅、锌、镍精矿中汞含量的测定)和WG5(铜、铅、锌、镍精矿中砷含量的测定)的召集人;拟承担TC79/SC11/WG4(钛牌号体系)和WG5(钛材料规范)的召集人;拟承担举办2006年第12次TC183国际标准会议。
5)与他国共同向TC79提出铝合金型材国际标准提案;与他国共同向TC26提出空调与制冷用铜及铜合金管材国际标准提案。
6)创造条件在ISO中推动成立铅及铅合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并由中国承担秘书国。
3. 完善标委会运行机制,做好会员单位的服务工作
1)秘书处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做好委员和会员单位服务工作。
① 积极开发信息源。与美国ASTM、欧盟(EN)、日本、澳大利亚等和ISO相关委员会秘书处取得联系,收集国内外标准;编辑出版有色金属国内外标准及标样目录、世界有色金属牌号和化学成分手册等和翻译出版美国ASTM标准和EN标准等各类标准,如“镁及镁合金标准”、“铜及铜合金标准”、“铝及铝合金标准”等;要求各位委员多提供各会员单位的标准化工作信息;秘书处办好会刊《有色金属工业 质量技术监督》,更要建设好www.cnsmq.com网站,保证国行标重要标准项目和国际标准的制修订草案和工作结点上网运行,加快信息传递。
② 提高工作效率和确保服务质量。标委会秘书处工作人员每年至少要走访50家会员单位(每个分标委秘书处每年至少走访调研10家单位),以便学习、交流,并了解会员单位的情况;对会员单位的要求,服务要热心、及时、准确,发挥标准项目的优势,更多地为会员单位提供点对点式的升级服务。让委员和会员单位及时掌握准确、全面的标准、质量信息,为生产、贸易和参与国际标准化市场竞争服务。
2)完善标委会运行机制。
① 标委会的工作继续坚持公开透明、公正参与、协调有序、和谐发展的理念;以秘书处为核心做好制修订标准的协调工作,一定要体现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是有色金属标准的制定者,而会员单位是标准化工作的最终受益者;公平公正协调好会员单位间竞争项目起草权、对标准技术内容争执不下等难点问题。
② 建立主起草会员单位、主审人、秘书处承办人责任制。主起草单位应按规定要求提供标准草案(征求意见稿)、送审稿、报批稿等,强调标准和编制说明编写质量;审定会前一个半月提出送审稿;要求报批稿应在审定会之后2个月内完成。主审人对《送审稿》至报批稿的技术内容把关负责。秘书处承办人应对标准项目的运行过程全面负责。强调从征求意见稿起,都应有代表秘书处的正式回复意见;强调收到起草单位的报批稿时,应在3个月内完成上报审批;强调应准确对标准各条款的理解和解释。
总之,“十一五”期间,有色金属标准化工作任务更加艰巨,我们一定要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坚持科学发展观,求实创新,不断提高有色金属标准化水平,为行业发展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