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包装工业总产值以年均递增18%以上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从一个分散的行业,发展成为一个以纸、塑料、金属、玻璃、印刷、包装机械为主要构成,拥有一定现代化技术与装备,门类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成为国民经济新的重要增长点。特别是近两年来,包装行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行业的发展,经过全行业的共同努力,在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生产经营模式和经济增长方式上下功夫,取得了新的成绩,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不断增强,包装产品结构进一步改进,产品质量明显提高,行业发展势头越来越好。包装行业这些年的发展和取得的成绩,标准化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一、“十五”以来包装标准化工作基本情况
“十五”以来,特别是近两年来,包装标准化工作在推进包装行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包装工业竞争力、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对外贸易、建立节约型社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技术基础作用。
1. 国家标准清理工作效果显著
为了解决我国国家标准总体水平低、体系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建立科学合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标准体系,充分发挥国家标准在国民经济战略性结构调整、促进对外贸易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的技术支撑作用,2004年开始,按照国家标准委的统一部署,组织对现行的国家标准和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进行了全面清理。通过清理,摸清了国家标准和计划项目的实际状况,标准的技术水平、社会需求和标准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初步解决了部分标准老化、适应性差,以及国家标准之间、行业标准与国家标准之间的交叉、重复和矛盾的问题,提高了标准的适用性,其意义是深远的。
2. 编制了包装行业“十一五”标准化发展规划
按照国家发改委和国家标准委编制“十一五”行业标准化发展规划的要求和编制原则,组织专家编制了包装行业“十一五”标准化发展规划。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紧紧围绕“十一五”期间国家产业政策和包装行业发展重点,着力解决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突出的节能节材与环境保护问题,安全卫生问题,以及符合产业结构调整和高新技术研发需要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问题。规划的编制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和循环经济的要求,体现了行业快速发展与合理有效利用资源相协调,满足经济建设和行业发展需要的原则。根据市场需求确定包装行业标准化发展的重点方向和目标,如包装减量化、薄壁化标准,无毒无害产品标准等,提高了标准与市场的关联性,增强了标准的适应性和有效性。标准规划编制还加强了与科技创新的结合。特别是一些新产品和新技术,经过认真分析,将其中一些重点项目也列入了规划,体现了技术标准和科技创新紧密结合,使标准成为科技成果转化为先进生产力的桥梁。
3. 贴近市场,服务企业,引导企业围绕“资源节约、综合利用”积极参与标准制修订工作
标准是企业组织生产的技术依据,是保证产品质量,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和企业管理水平,增加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企业是标准化工作的载体,也是加快包装标准化建设的动力。瞄准市场,贴近企业,服务于企业,就拉近了与企业之间的距离,企业参加标准化的工作热情自然高涨。如在家电和电子行业推广“以纸代木”和“以纸代塑”工作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我国的森林资源日益匮乏,大力发展绿色环保包装是建立节约型社会的需要。这些年,开始开发纸蜂窝包装,先后推出了纸蜂窝托盘、蜂窝缓冲包装等各种新型包装,逐步代替原有的木质包装和EPS发泡包装,并及时制修订了《包装材料 蜂窝纸板》行业标准和《纸基平托盘》国家标准。随着纸蜂窝、EPE 结合的纸塑包装技术日趋成熟,纸蜂窝和纸塑产品在家电和电子包装领域应用也逐渐规范化和标准化,通过标准指导生产,提高了对产品的保护性能,降低了包装成本,开辟了纸塑包装新领域。由于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避免了家电和电子产品在进军海外市场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绿色技术壁垒,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4. 发挥标准化的技术支撑作用,使标准化带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我国目前是仅次于美国、日本的第三包装大国,但还不能算是包装强国,关键问题就是产品技术含量低,国际竞争力不强。如何实现从包装大国向包装强国的飞跃,关键是要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为鼓励包装行业积极开发新产品和采用新技术,增强包装行业高新技术的自主研发能力,促进我国包装行业的发展,中央财政从2005年起,拿出专项资金支持包装行业高新技术的产品研发、技术创新和新技术推广。标准化工作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要更好地发挥好技术支撑作用。围绕企业技术创新的一些新技术、新产品,要求标准化工作要与研发、产业化和技术创新同步,如,企业研发的一种新型环保包装薄膜——BOPS薄膜,我们就及时申报了行业标准项目;再如,钢铁和机电产品的防锈包装材料多年来一直依赖进口,近年来,我国依靠企业自主研发的气相防锈塑料薄膜产品已经达到了国际水平,及时制定的产品标准也达到了国际水平。利用标准化手段推进技术创新成果快速形成生产力,尽快实现产业化,特别是要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尽快制定为标准,全面提升我国包装行业的技术创新能力,通过标准化,带动产业升级,带动产品更新换代。
5. 加强标准宣贯,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对外贸易发展
近两年,在运输包装领域加强了与国际组织的合作,与美国运输安全委员会(ISTA)共同主办了“2005中国国际运输包装技术大会”,来自美、英、法、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近200名国内外专家和企业家进行了交流,介绍当今国际运输包装的新技术和发展趋势,对运输包装的相关技术标准和测试方法标准进行了宣贯,举办了国际运输包装专业认证培训,指导企业应如何“适度包装”,节约成本,赢得顾客。许多国内大型包装用户企业,如IBM、华为、中兴通讯、联想、长虹等公司都参加了会议,这些企业普遍反映,过去不重视包装,往往因不了解运输过程中产品可能受到的环境影响,而导致因包装不善使得产品受损,通过技术培训、交流和标准宣贯,在产品包装设计上更加有的放矢,因包装不善而导致的产品质量问题明显减少。这种与国际组织的紧密结合,向包装企业,特别是向包装使用单位提供最新的信息和技术交流平台的方式,得到了企业的广泛认可。
随着市场国际化进程的深入,标准、技术法规、合格评定等已成为世界各国在多边贸易中最隐蔽、最具战略性的竞争手段。为规范木质包装检疫监督管理,国家质监总局发布了《出境货物木质包装检疫处理管理办法》。出口产品使用木质包装的企业需要根据新的形势要求调整出口包装工作,减少不必要的损失。近几年我们也及时制修订了一批有关木质包装的标准,在标准中补充了有关检验检疫的要求,如:普通木箱、滑木箱、木质包装容器检验规程等标准,并对标准进行了宣贯,指导和帮助企业在对外贸易中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二、“十一五”期间包装行业标准化工作思路及2006年工作重点
1. 工作思路
“十一五”期间包装行业标准化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科技大会和全国标准化工作会议提出的各项任务,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标准战略,努力发挥标准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建设节约型社会中的技术支撑作用,全面提升标准化在提高包装产品质量、促进包装产业发展、增强包装行业技术创新能力中的有效作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发展绿色包装产业,注重保护人民生命安全与健康,注意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十一五”期间包装行业标准化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形成有效的包装标准化工作机制,发挥标准化的先导作用和有效性;完善包装标准体系,使之适应当前包装行业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加强包装标准基础研究,提高包装标准的整体水平;加快标准化工作与国际接轨的步伐,采标率上升20%~30%,ISO国际标准转化率达到80%;为企业做好标准化服务工作,将成熟的技术尽快转化成标准。
2. 2006年工作重点
1)加强标准制修订工作,提高包装标准的整体水平和适用性
国家标准清理结果中需修订和整合的标准,以及行业标准复审后需修订的标准,任务都很重,但一定要保质保量按时完成。时间上要统一部署,合理安排工作进度,要跟踪标准制定的各个阶段,保证工作进度,不得无故延期;质量上要严格要求,发挥包装龙头企业、大型企业集团制定标准的主体作用,提高标准的整体水平和适用性,使标准化工作贴近市场,服务市场,反映市场的真正需求。
2)围绕建立节约型社会和包装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加大节能节材与环境保护、安全卫生和高新技术标准化工作的力度
包装标准化工作要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发展绿色包装产业。依据《包装行业“十一五”标准化发展规划》,注重保护人民生命安全与健康,注意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加大节能节材与环境保护、安全卫生和高新技术等重点领域标准化工作的力度。
要围绕当前我国建立节约型社会和适应循环经济发展的需要,尽快开展环保型包装与节能节材型包装标准的制定工作。研究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在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标准。结合包装行业正在开展的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尽快建立包装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标准体系。
要围绕当前存在的食品安全等问题,尽快开展包装安全卫生标准的制定工作。抓紧安排《包装 触觉危险标志 原则》、《与食品接触的包装材料安全卫生要求》、《儿童安全包装 可重新封口的包装的要求和试验方法》、《包装 危险货物运输包装 试验方法》等与人身安全密切相关的有关标准的制定工作。
要结合包装行业产业结构调整和高新技术的发展,开展包装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标准的制定工作。加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领域和关键技术标准的制定,提高高新技术标准化水平,促进包装行业结构调整,使标准真正成为实现科技创新和科技向生产力转化以及产业升级的桥梁,为包装产品参与国际竞争创造条件。
3)建立重点突出、结构合理、相互配套、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型包装标准体系
新修订的《包装标准体系表》要广泛征求行业的意见,使标准体系结构合理、相互衔接、内容完善,符合包装行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新技术发展的需要。标准体系要明确优先制修订的标准项目,使《包装标准体系表》真正成为指导包装行业标准化工作的一个指南。
4)加强标准化基础研究,以科研带动标准化水平跨越式提升
标准化工作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必须发挥好技术支撑作用。要积极围绕财政部包装行业高新技术研发资金支持的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开展标准化研究工作,推动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尽快实现产品标准化,尽快形成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和高新技术标准,提高标准化水平。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认识和要求日益增强。我国目前对食品包装材料的生产、加工和使用仍缺乏有效的管理和规范,个别企业生产的食品包装材料不符合环保和健康要求,食品包装安全问题引人关注。对我国食品包装安全问题进行研究,特别是对我国食品包装材料中重金属含量及食品包装材料的相容性进行研究,符合我国当前加强公共安全卫生要求和消除贸易技术壁垒的总体思路。
5)加强标准化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提高标准化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
包装标准化工作涉及领域广,专业多,技术要求高,特别是在知识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今天,不加强学习就要掉队,不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就无法胜任新形势下标准化工作的需要。下一阶段,一方面,要加强技术委员会队伍的建设,强化标准化专业培训和包装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外语水平。另一方面,要抓好企业标准化队伍建设,加强对企业的标准化培训工作,在企业中培养一批懂专业、懂技术、素质高的技术骨干加入到标准化队伍中来,提高企业参与标准化工作的积极性;指导和帮助企业培养专门从事标准化工作的技术骨干,改善企业标准化工作人员队伍的素质和结构,把好企业标准质量关,强化企业的标准化工作,提高企业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