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120急救平均反应时间缩短近5分钟,背后是什么在支撑?今天,首批10项“上海标准”发布,覆盖金融服务、民生服务、集成电路、新材料、重大装备等多个领域。记者获悉,院前急救的“生命车”、呵护校园的“良心道”、走向世界的“上海金”、港口装卸的“麒麟臂”等标准获评,体现了城市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和高技术创新。
1、保障市民健康安全
记者获悉,今年4月“上海标准”评价试点工作全面启动,共有29个标准项目申请。经第三方机构专业技术评价、社会公示和综合评定,最终确定10个标准项目为“上海标准”,涵盖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按《上海市标准化条例》规定,可在这些标准的文本上使用“上海标准”标识。
“上海标准”关注标准的先进性、创新性以及标准的实施成效,体现了标准在上海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提升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记者发现,首批“上海标准”中,不少项目与市民健康安全密切相关。比如,监护型救护车标准《监护型救护车配置规范》,是全国院前急救领域的第一份地方标准,对车辆运行性能、药械配备、信息化智能化衔接等均有规定。标准制定实施后,实现了院前院内急救的紧密衔接,120急救平均反应时间缩短近5分钟,心肺复苏成功案例增加103%。
而《学校运动场地合成材料面层有害物质限量》标准,则是2015年“问题跑道”引发社会关注后而迅速编制及更新的。标准发布后,在全国被广泛应用,树立了团体标准应用实施的典范,保障了中小学生健康安全。
2、上海标准广泛输出
此外,也有不少标准在上海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提升中发挥了作用,并广泛输出全国甚至全球。
比如,上海黄金交易所创新推出“上海金”集中定价交易,并配套完善了《金锭》标准体系,为全球投资者提供了公允的、可交易的、可信赖的人民币黄金基准价格和实物标准。目前全球多家知名大型黄金企业均采用该标准生产金锭,并实现了与伦敦金银市场协会的质量互认。标准为提升“上海金”在国际黄金市场的定价权提供了支撑,助推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自此形成了伦敦、纽约、上海3个国际黄金定价中心三足鼎立的局面。”上海黄金交易所理事长焦瑾璞说。
而闪烁晶体标准《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仪用锗酸铋闪烁晶体》则基于完全自主研发技术而制定,标准规定的锗酸铋晶体关键技术指标为国际领先水平。根据该标准制备的产品,主要用于高端医疗装备,长期供货于GE医疗公司及国内龙头企业,有力服务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今年疫情期间,湖北天门医院和GE公司都发来紧急需求,我们组建了严格按标准生产的生产线,及时解决了抗疫前线的燃煤之急。”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副所长王东表示。
3、成为高水平标准的代名词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表示,推行“上海标准”标识制度,是发挥标准拉高线和引领性作用,促进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的举措。“上海标准”标识制度实施过程中,重视评价前的培育发动和评价后的宣传推广,以整体提升上海标准化能力水平,加快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标准化高地建设进程,有力支撑上海“四大品牌”“五个中心”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
市市场监管局局长陈学军认为,“上海标准”标识制度实施的目标,是把“上海标准”作为高水平的标准品牌来打造,比照国内领先、国际先进要求,形成一批比肩国际先进水平、引领示范作用明显的标准集群。未来,要让“上海标准”成为高水平标准的代名词,“上海标准”专用标志成为高水平标准的特有符号,不断提升“上海标准”国际影响力。